专访 | 宋鱼水:以制度保护创新,让创造更具价值

2018-04-27 16:31:57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自成立以来,在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的同时,更以改革先行者和排头兵的角色,探索实施各项司法改革措施。 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女性法官队伍作为一个群体不仅展现出了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也以女性特有的细致、耐心在化解社会纠纷的过程中春风化雨,赋予司法以柔性之美。 今年4月26日是第18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是:“变革的动力:女性参与创新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本文5688字,阅读约需11分钟)


编者按: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审判专业机构。自成立以来,在提高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的同时,更以改革先行者和排头兵的角色,探索实施各项司法改革措施。


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建设发展的过程中,女性法官队伍作为一个群体不仅展现出了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也以女性特有的细致、耐心在化解社会纠纷的过程中春风化雨,赋予司法以柔性之美。


今年4月26日是第18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是:“变革的动力:女性参与创新创造”。我们相信,女性在推动当今世界变革,塑造人类共同未来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值此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知产力独家对话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宋鱼水副院长,与她共同探讨女性参与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致力创新发展的话题。让我们把目光聚焦于女性的研精毕智、求知若渴和锐意进取上,分享北知法院女法官们的光荣与梦想。

人物简介

宋鱼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全国妇联副主席(兼)。198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9年8月参加工作,中国政法大学民商法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

知产力: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建立了一支专业的知识产权审判队伍。在这支专业审判队伍中,女性法官的数量有多少?所占的比重是多少?这些女性法官在各个庭室以及专业上的分布是怎样的情况?

宋鱼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共有6个业务庭室,50名员额法官,其中女法官20人,约占全部法官人数的40%。女法官具体的分布如下图(其中院领导1人,审判一庭6人,审判二庭5人,审判三庭1人,审判四庭2人,审监庭5人。)

blob.png

虽然女法官数量比男法官数量少一些,但是她们的综合素质非常高。比如,这20名女法官中研究生及以上学历18人,占女法官总数的90%;有十年以上审判经验的18人,占90%;具有三年以上知产审判经验的13人,占65%;曾担任过庭长、副庭长等领导职务的11人,占55%。更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最高人民法院授予的全国审判业务专家中,获此称号的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姜颖法官也是一位女性法官。


另外,我院女法官在专业上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具有复合专业背景,尤其是审理专利案件的女法官,具有理工科专业背景的有4人。比如审判一庭姜颖庭长有机械工程背景,张晰昕法官是计算机专业出身,林鸿姣法官是管理信息系统专业,宋晖法官是港口航道及治河工程专业。她们在审理技术类案件时,复合型专业人才优势十分明显。

知产力:北京知产法院成立以来,始终将司法办案作为第一要务,开拓创新,改革审判机制,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作用。请您介绍一下,北知女法官群体审判工作的基本情况。

宋鱼水:在我院,女法官同样审理各类商标、专利、著作权以及反不正当竞争等知识产权案件,年人均结案数为240件。她们办理的一系列重大案件,彰显了专业水准,获得了社会认可。

 

例如,姜颖庭长参与办理了“中国十大有影响力诉讼”尼欧普兰客车外观设计专利案、“北京市十大知识产权精品案件”、“鸟巢”建筑作品著作权案、“香槟”地理标志侵权案、首例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撤销行政案等1700余起知识产权案件;张晓津庭长审理了全国首例涉及建筑作品保护的侵犯著作权案件保时捷股份有限公司诉北京泰赫雅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一案、“北京市十大知识产权案件”北京英特莱摩根热陶瓷纺织有限公司诉北京德源快捷门窗厂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全国首例涉及适用“Bolar例外”原则的案件三共株式会社等诉北京万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侵犯发明专利权纠纷案等知识产权案件;张晓霞庭长审理了被最高法院评为网络人格权纠纷典型案例的微博第一案的“周鸿祎侵犯名誉权案”、2015年北京十大典型案件的“海南卫视”著作权纠纷案、最高法院2016年十大典型案件的“松下美容器”专利权纠纷案、“两只蝴蝶”音乐作品著作权纠纷案、芈月传委托创作合同纠纷等知识产权案件;芮松艳法官迄今已审理知识产权案件1500余件,参审案件2500件,先后有8件案件被北京市高院评为十大案件,如方正倩体字库案、谷歌数字图书馆案、国内首例非物质文化遗产案“安顺地戏案”、苹果佰利手机外观设计无效案等。

知产力:我们都说司法工作是“铁肩担正义”,印象中,男法官的雷厉风行总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相比而言,您觉得女法官在知识产权司法工作中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她们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有没有不同的角色担当?

宋鱼水:与男法官相比,女法官会因其性格特征而呈现出有别于男法官的不同风格:


首先,女法官更细致、认真,思虑周全。在知识产权司法工作中,尤其是在涉及专利等技术性较强的案件时,对细节的把握,对技术性问题的细致探究,透过案件发现隐藏背后的问题和矛盾的敏锐触觉,有时会对整个案件的审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其次,女性独有的亲和力,和这种亲和力所呈现出的耐心、细腻的语言风格,以及女性善言辞的性格特征,使其在与当事人的沟通过程中,更容易被当事人所接受,能够更好的起到普法宣传和矛盾调节的作用。

 

最后,相比男法官,女法官更具有同理心,更能体会当事人的情绪和想法、立场和感受,可以同时兼顾“法”与“情”,除了审判者的角色,有时还会扮演普法宣传者、心理开导者、甚至导师、朋友、亲人的角色。


知产力:北京知产法院比较重要的一项改革举措是法官员额制的改革。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法官群体以外,还有许多法官助理、司法辅助人员也为司法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据我们了解,在司法助理、辅助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女性群体,您能不能就这个群体的工作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宋鱼水:除法官外,法官助理、司法行政、聘用制司法辅助人员也是法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2014年新成立的法院,北京知产院的法官助理、司法行政、聘用制司法辅助人员呈现出女性多、男性少,学历高、年龄小的特征。我院67名法官助理中,46名女性,占68.6%,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4人,平均年龄28岁;29名司法行政人员中,19名女性,占65.5%,研究生以上学历12人,平均年龄33岁。79名聘用制司法辅助人员中,64名女性,占81%,本科及以上41人,平均年龄29岁。具体可以看以下统计:

blob.png


作为一个高学历、年轻化的女性群体,她们有事业心,有进取心,在工作中充满了激情和活力。繁忙的工作没有磨灭她们工作的热情,她们总是全力以赴的干好每一件事情,乐观、积极的迎接一个又一个挑战。在法院里,无论什么时间碰到她们,她们总是笑意满满,靓丽迷人,满满的正能量。而且她们也能将工作和生活处理的恰到好处。工作之余,她们也能尽情的享受生活、照顾家庭,看书学习,健身娱乐,旅行休闲,她们都积极的践行着杨万明院长“优雅工作,悠闲生活”的理念。


法官员额制后,这部分人虽然未能进入法官队伍,有的甚至被外界认为是法院的边缘,但她们不这么认为。她们努力为法官服务,为审判业务服务,为让每一名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服务。在这份工作中,她们找到了和法官一样的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


最后,从法院的角度,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也通过优化审判团队结构、购买社会服务、案件繁简分流、扩大速审机制、简化裁判文书样式等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办案质效,让每一名法院干警从事务性的工作中抽离出来;通过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为干警创造提升自我的平台。

知产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北京知产法院也面临案件压力倍增、审理难度加大,案多人少的矛盾。同时,由于中国社会的传统角色定位,女性法官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也面临着来自家庭事务的压力,作为一名女法官,您如何看待事业与家庭的关系?又是如何在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进行转换的?

宋鱼水:身为一名女法官,我觉得家庭和事业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共同体。事业成功为家庭幸福提供保障,家庭幸福是事业进步的助推器。

 

一名成功的女法官,可以成为其家庭、子女的榜样;她积极认真的工作态度,学无止境的价值理念,无怨无悔的付出等等,都会在无形中影响着她的每一个家庭成员,有利于构筑统一的家庭理念、和谐的家庭关系;她在工作中练就的重思考、重创新,充满活力和挑战的思维方式,也会让她在处理家庭关系时游刃有余,让她的家庭生活精彩纷呈。所以事业的成功不仅可以为家庭幸福提供物质保证,还有精神和理念上保障。

 

反过来,和谐幸福的家庭,可以让女法官不被生活琐事困扰,腾出更多时间研究工作、学习思考;也可以让女法官切身感受到“法”之外还有“情”,让她在办案中“法”与“情”兼顾,游刃有余。

 

其实一直以来,我也没有刻意在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之间进行转换,我认为二者是相互统一和促进的关系,完全可以将处理工作的一些价值观和理念运用到家庭生活中去,也可以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当事人。

知产力:今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变革的动力:女性参与创新创造”,作为践行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司法改革的一员,您对这个主题有着怎样的理解和体会?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以来的三年里,北知女法官这个群体是如何参与到司法改革创新过程中的?

宋鱼水:今年4·26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的关键词是:“女性和创新创造”,既延续了知识产权创新创造的内核,又凸显了女性在创新创造中的作用。作为一名女性知识产权法官,我很高兴今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能把女性与知识产权创新创造完美结合起来。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司法改革工作离不开女法官们的付出与支持。我院的女法官一方面坚决拥护,严格落实司法改革政策,克服自身困难,努力在司法改革中做好各项工作;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遵循知识产权审判规律,以创新的方法激励创新,以创新的方式保护创新,以改革的思维解决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为知识产权司法改革建言献策。

 

现在姜颖、张晓津、张晓霞和芮松艳等女法官已是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响当当的名片。她们所做的裁判,知产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十分关心关注。比如姜颖法官在她办理的一起涉及软件行业的公益诉讼中,通过调查发现,该行业内默认软件许可协议的霸王条款,但这种默认也的确损害了消费者合法的权利。于是,姜颖法官在裁判中确认了霸王条款无效,判决原告胜诉。裁判生效后,软件行业内默认的霸王条款随之做出了修改调整。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正是这些优秀的女法官们通过一份份判决,一次次庭审,展现了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尊重知识产权、保护创新创造的职能。

知产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知识产权无疑是促进、保护创新的关键一环。您曾经是全国第一家基层法院(北京海淀区法院)知识产权庭的庭长,也是全国首家知识产权法院的副院长,您是如何看待知识产权与创新创造的关系?您是如何认识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法治建设和司法改革对科技发展起到的作用?

宋鱼水:《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审判领域改革创新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知识产权保护是激励创新的基本手段,是创新原动力的基本保障,是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事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事关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繁荣,事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对于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我十分认同。


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为例,由于专利和商标知识产权授权确权行政案件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专属管辖,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裁判水平直接关乎全国专利、商标授权确权质量,所以特别重视公正高效行使司法审查职能。截至2017年底,我院共受理专利和商标授权确权行政案件分别为3472件和19977件,分别审结1539件和13835件。

 

北京知识产权法院通过传导“惩治恶意注册”“清理垃圾专利”等理念,提升产权质量,引导行政机关的行政审查标准向司法判断标准看齐;通过发送司法建议函、调研走访、会议座谈等方式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效履行司法审查职能,不断促进知识产权授权确权行为规范化,做好专利、商标授权确权标准的直接守护者。

 

在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继续依法加大侵权损害赔偿,推动侵权损害赔偿额的精细化、科学化。一方面,继续深化司法裁判对于知识产权的定价作用,使侵权者付出应有的代价;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确定损害赔偿的途径与方法,努力实现司法的精细化、科学化与专业化。在布鲁克诉迪盈特等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中,详细论证侵权赔偿数额和合理支出的计算方法,判决赔偿原告经济损失及合理支出共计615万元。在腾讯诉暴风侵害著作权纠纷案中,对侵权损害赔偿的目的及基本原则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知产力:当今世界社会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创新创造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女性可能更多的定位于家庭角色,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看到更多的女性开始参与到创新创造的过程中,在各行各业中也在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您是如何看待女性在这个急速变革的时代发生的角色变化?

宋鱼水:女性的角色定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早在19世界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就通过娜拉的出走昭示了女性意识的自我觉醒,但鉴于当时的社会背景,觉醒的女性也只能像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中写到的: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不同于鲁迅先生所在的时代,我们处在这个急速变革的时代,正是这样一个时代让女性的角色由家庭走向了社会,由单一走向了多元,当今社会女性的角色定位才真正回答了“娜拉走后怎样”这个问题。


时代的变革,女性参与创新创造,让她们走出家庭的狭窄空间,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进一步推动了时代的变革。


但是,我们在看到女性的社会定位的同时,不能片面的理解为那就是女性现在所扮演的全部角色,其实她们从未脱离家庭,正确处理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关系,才是女性的最伟大之处。

 

马克思说,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当女性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认同“女人不是月亮,不靠反射男人的光辉来照亮自己”,文明的“水位”也会逐步提升。今天的中国,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都需要亿万女性一起推动。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重要力量。


回首人类文明进步的征程,女性的身影从未缺席;放眼今天,女性的优势、魅力日益彰显。时代变革为女性提供了发展机会,她们从家庭走向社会,也必将进一步推动这个伟大时代的变革。


(点击链接获取采访视频  https://v.qq.com/x/page/f0637ghnkvy.html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2017年,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在上海市委的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审判工作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主导作用,为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

    2018-04-27 13:3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