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做媒,魅族与诺基亚有“机”情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请订阅本微信公众号(zhichanli)、官方微博:知产力,亦可登录www.zhichanli.com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连日以来,诺基亚欲借魅族“还魂”的消息甚嚣尘上。今日(1月22日),魅族科技副总李楠一条微博就“魅族为诺基亚代工手机”的传闻予以了否认;但对于二者之间是否仍有某种形式的合作,却并未提及。
一般来说,当事人做出澄清,看客大可自行散去。但笔者偏不怕事儿大——种种迹象之下,魅族与诺基亚的“暧昧”,不能以“空穴来风”简单定论——有专利做媒,二者的“机情”实则有迹可循。
对于诺基亚而言,手中大量的移动通信相关专利,在全球智能手机领域新生代迅速崛起的背景下,仍闪闪发光。除了这种可以预期的专利运营需求之外,这个与移动通信紧紧对应的品牌,对“王者归来”想必仍存想象空间(尤其是一批新兴市场的小家伙们竟能突然崛起会令其心有不甘),而这从刚刚发布的N1平板设备上便可以一窥端倪。
而对于魅族来说, 面对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日趋红海、以及华为、小米等小伙伴纷纷出海拓展市场的现状,其如何能甘于寂寞?但显然,对于它来讲,海外征程最大的桎梏尚在于知识产权问题——无论是品牌影响力,还是专利军火储备。故此,如果可以借助诺基亚的品牌余威与充足的专利弹药武装自己,则也算是一件幸事。
诺基亚仍是全球通信专利重要势力
虽说诺基亚已经是日薄西山,但是作为手机行业的老牌劲旅,诺基亚手握巨额的专利储备,可以称得上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而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1月21日,诺基亚的专利检索总量为8716件,其中发明公布数为3978件,发明授权数3703件,实用新型数为9件,外观设计数为1026件。而在此其中,绝大多数均系移动通信技术与移动设备相关专利。
从数量上大家可能并不认可诺基亚系“专利巨头”,那么我们可以将诺基亚与苹果的专利进行一下对比(国产手机实在没有可比性)。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月21日,苹果的专利检索总量为2998件,其中发明公布数为1316件,发明授权数为598件,实用新型数为413件,外观设计数为671件。
我们从最有含金量的发明授权数量进行对比不难发现,被人遗忘的诺基亚是土豪苹果的6倍。这意味着即使诺基亚什么也不做,包括苹果、三星、HTC、华为等手机厂商还必须为其所使用诺基亚的专利支付费用。
那么诺基亚靠专利授权费吃专利老本,会是一个好出路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众所周知,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那么20年后诺基亚没有了老本可吃,将怎样生存呢?显然诺基亚也意识到“坐吃山空”并非长久之际。
从2014年第四季度推出名为N1的平板,及此次与魅族传出的合作打造新手机等种种迹象表明,诺基亚正在谋求业务转型和在移动设备上的再次崛起。
魅族出海需要抱住一只可靠的“大腿”
虽然魅族否认为诺基亚代工,但是没有否认双方合作;而且在与华为、小米等手机品牌争夺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当下,魅族已经落在下风;同时,在没有专利保障的前提下魅族搏击海外市场也将步履维艰。面对国内智能手机市场饱和、高端智能机一片红海时,已经给魅族敲响了警钟,此时不抱诺基亚这条大腿更待何时。
魅族自身专利不足,其智能移动设备出海是否会重蹈小米的覆辙,在海外市场因为专利技术的薄弱而被其他手机厂商告诉诸法庭?品牌影响力不够,手机技术、工艺等方面不够成熟,是否会成为进军高端智能机市场的短板?
这些问题看起来既严峻又现实,但也不得不直面。对魅族来说,为数不多的选择就是抱住一只可靠的“大腿”——背靠诺基亚这颗专利大树,不仅可以更快地提升自己的专利技术,也可以省下更多的专利费用、节省成本;同时,魅族加速全球化,还将减少不必要的专利诉讼风险。
对于魅族来说,与诺基亚的合作好处还在于,不仅能提升自己的整体品控水平,而且其品牌知名度也将随着本次合作在国际领域大幅提升。
基于以上种种,虽然魅族表示不会为诺基亚代工,但是在没有诺基亚这种专利巨头撑腰,则其在国际化征程中继续保持与小米、华为们的“火拼”态势则必然会显得力不从心。有鉴于此,当前传出的魅族与诺基亚的“绯闻”,如何能让我们认为真是空穴来风呢?
图片来源|百度
文章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