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显示,国内这些高校可能会利用引力波“勾搭”外星人
作者 | lvesDuran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本文1555字,阅读约需3分钟)
北京时间16日晚22时,包括我国在内的多国科学家宣布,人类第一次直接探测来自双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并“看到”这次合并事件发出的电磁信号。我国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2、国内第一颗空间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望远镜在内的多台设备参与观测引力波事件。笔者通过专利检索发现,不只中科院,江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也开展了引力波探测的科学研究活动。如此多高校发力引力波探测技术,难道是想“勾搭”外星人?这个答案暂时无解,还是让我们看一下各高校在探测引力波方面,都有哪些专利吧!
(“全固化单频倍频激光器”专利附图)
早在1998年,山西大学既已开始了对引力波检测的探索。其在“全固化单频倍频激光器”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激光(LD)泵浦单频倍频运转的固体激光器,除了可以应用于引力波检测,还可应用于相干通信、激光雷达等领域。
(浙江大学专利申请附图)
2007年,浙江大学申请的“一种光学干涉测量装置及其方法”发明专利,利用特殊设计的赝随机相位序列实现干涉测量中相位灵敏度的提高,在引力波探测、微纳米位移测量、光纤陀螺和光纤声纳探测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此后,江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均涉猎了引力波探测的研究。其中,江南大学申请了7件发明专利和2件实用新型专利,除了3件发明专利处于审中状态外,其余专利均处于无权状态。
(江南大学部分发明专利申请)
从公开的专利申请文件来看,江南大学利用TRIZ和光学干涉原理,提高地面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对中低频引力波的适应性,将其进化成一种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在每一个航天器上都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光学台,包含有激光光源、光学分束器、光检测器、光学镜组等组成干涉仪的光学器件,以及一系列进行数字信号处理的电子器件。每个航天器上的每一个光学台都会和相邻的航天器上的光学台发生干涉,如果有引力波扫过测试质量,其位置的微小改变会引起干涉信号,即激光相位的改变,从这种相位变化即可推导出观测到的引力波的存在。
(地面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光路图)(空间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器光路图)
(哈尔滨工业大学专利申请)
2016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申请了6件应用于引力波探测领域的发明专利,目前均处于审中状态。
(双向飞秒脉冲、中继式飞秒脉冲专利申请附图)
专利申请文件显示,双向飞秒脉冲、中继式飞秒脉冲的深空引力波探测方法及装置基于飞秒激光,分别实现对太阳系尺度以及外太阳系尺度的深空引力波探测,并通过光延迟线扫描实现亚纳米级的位移探测灵敏度。
(“引力波实验装置”发明专利申请附图)
看了几份与引力波检测有关的专利文件,笔者作为众多物理“小白”中的一员,不禁感慨引力波理论之晦涩难懂。笔者发现,山东大学于2017年3月申请的“引力波实验装置”发明专利,旨在通过实验装置模拟及探测引力波,在高校教学和社会科普中传播引力波相关知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引力波对于广大公众来说将不再高深莫测。
图片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