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速览 | 宾利对Bentley服装商标提无效宣告申请失败;苹果欲将AirPods打造为智能手环替代品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请订阅本微信公众号(zhichanli)、官方微博:知产力,亦可登录www.zhichanli.com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WIPO发布2016年知识产权统计数据
本周三(15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在日内瓦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过去一年全球知识产权申请情况,总体来看,2016年全球PCT专利、马德里商标、海牙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域名案件提交量分别为233,000件、52,550件、18,716件和3,036件,分别较2015年增长7.3%、7.2%、13.9%和10%。据WIPO官方报道,这是WIPO的PCT专利、马德里商标、海牙工业品外观设计三大申请体系连续第7年保持增长。
其中,中国在2016年的PCT专利申请量、马德里商标申请量分别为43,168件和3,200件,位列全球各国排名第二和第四的位置,申请量分别较2015年增长44.7%和68.6%,继续实现着超高的增长率。其中,中兴、华为等中国企业继续领跑PCT专利申请人排行榜。
WIPO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Francis Gurry)对中国申请人所创造的惊人增长表示了肯定:“很大一部分国际专利和商标申请增长的背后是中国申请人,正值该国推进其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的进程之际,他们在企业国际化上迈出了一大步。”
摩托罗拉系统公司在美起诉深圳海能达侵犯专利权及商业秘密
美国电信设备提供商摩托罗拉系统公司(Motorola Solutions, Inc.)周二(14日)在美国伊利诺伊北区联邦地区法院提起针对中国深圳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Hytera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Limited,以下简称“海能达”)的诉讼,称海能达侵犯其专利权并盗用商业秘密。
该诉讼指出,海能达对讲机、基站、中继器和调度系统,以及相关的商业化和销售活动故意侵犯了摩托罗拉系统公司的专利,并盗用了摩托罗拉系统公司的商业秘密,从而得以通过绕过创新投资来不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
据称,海能达的上述非法行为得到了从摩托罗拉系统公司辞职并加入海能达的三名工程师的辅助。摩托罗拉系统公司诉称:“海能达的资金没有投入研发领域而是投入了人员配备上,聘请了摩托罗拉系统公司内部有机会获取摩托罗拉专有技术并离职前几周内下载了数千份机密技术文件的员工。”据称,离职的摩托罗拉系统公司工程师带走了超过7,000份关于摩托罗拉系统公司技术的高度机密文件。这些工程师在海能达使用摩托罗拉系统公司技术开发侵权产品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到目前为止一直在海能达担任高级职务。
据悉,该诉讼中涉案的摩托罗拉系统公司美国专利包括8,116,284号、8,032,169号、7,369,869号、7,729,701号、8,279,991号、9,099,972号、6,591,111号等7件,均为无线电技术相关专利。
摩托罗拉系统公司请求由陪审团审判,给予禁制令、包括侵权造成的利润损失在内的损害赔偿金、三倍损害赔偿金以及法院认为适当的其他救济。
摩托罗拉系统公司总顾问兼首席行政官Mark Hacker称:“我们认为事情很清楚,相信法院会同意我们的观点,认为海能达产品组合和营销材料是来自摩托罗拉系统公司专有知识产权。”他表示,公然复制和故意侵权将会造成不公平的竞争环境,并会威胁行业的创新能力。
海能达发言人表示已经注意到了这一起诉,并称海能达作为一家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的全球性公司,秉持高度的商业道德标准,并严格遵守所在市场的法律和法规,并坚信其商业实践和运营将被证明是完全正当的。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支持地区法院判拜耳支付陶氏590万美元律师费
当地时间3月17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维持了一份地区法院的裁决,该裁决认为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等(Bayer CropScience AG、Bayer S.A.S.,以下简称“拜耳”)就大豆专利对美国陶氏益农公司(Dow AgroSciences LLC,以下简称“陶氏”)提起的诉讼是基于对许可的“曲解”且“本不应该起诉”,判令拜耳须赔偿陶氏高达590万美元的律师费。据悉,这是该案第二次上诉至联邦巡回上诉法院。
该案涉及5,792,930号等7件美国专利,主要是关于转基因抗除草剂大豆种子的专利。据称,拜耳将其许可给一家名为“MS技术”(MS Technologies)的公司,而MS技术公司又转手将其许可给了陶氏。上诉法院判决书称考虑了拜耳的上诉请求,但并未发现地区法院在判给律师费的过程中滥用裁量权,认为特拉华地区法院Renée Marie Bumb法官正确地做出了判决,因此维持了地区法院依据35U.S.C. § 285判给陶氏的律师费590万美元。
本月1日,联邦巡回上诉法院曾对该案做出过判决,维持了地区法院确认国际仲裁庭裁决判给拜耳约4.55亿美元违约及专利侵权赔偿以及利息的原判,但认为地区法院在判决后利息的决定上滥用裁量权,因此撤销了地区法院对陶氏修正判决动议的否决,修正了判决。此后拜耳再次就地区法院对律师费的判决进行上诉,因此有了联邦巡回上诉法院17日的判决。
宾利汽车针对Bentley服装的商标无效宣告申请失败
据外媒报道,近日,英国豪华汽车生产商宾利汽车有限公司(Bentley MotorsLimited,以下简称“宾利汽车公司”)的一起针对同名的英国Bentley 1962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entley 1962公司”)的商标无效宣告申请失败。
Bentley 1962公司品牌创建于1962年,于2009年在英国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了第25类(服装鞋帽)“Bentley”商标(以下简称“争议商标”)。
2015年,宾利汽车公司对争议商标申请了无效宣告,辩称Bentley1962公司商标与宾利汽车公司使用的受保护的EU 3925187号商标构成混淆性近似。知产力经查询得知,宾利汽车公司的EU 3925187号商标注册在12个尼斯分类中,其中包括第14类的“珠宝和手表”、第18类的“皮革、仿皮革及其制成品;包、行李箱、钱包”。宾利汽车公司称,截止到争议商标被申请时的2008年12月,宾利汽车公司已经“在高端豪华汽车设计制造领域获得了突出的声誉”;宾利汽车公司自1920年起就已经将“Bentley”商标用于珠宝、手袋和服装上,至2008年时已经积累了“很高水平的”商誉。
Bentley 1962公司于2016年2月进行了反陈述,辩称宾利汽车公司在其所列出的商品和服务中并不具有任何声誉或商誉。此外,Bentley1962公司还声称宾利汽车公司已经默许在服装上使用争议商标。
英国知识产权局在本周三(3月15日)公布的决定中,认为宾利汽车公司未能提供任何证据证明其在第14类、第18类商品上使用自己的商标。关于宾利汽车公司同时还试图援引英国《1994年商标法案》5(3)章节,称争议商标不公平地利用了宾利汽车公司在第12类“汽车及汽车相关商品”商标上的声誉优势,英国知识产权局认为Bentley 1962公司对争议商标的使用不会获得不公平的优势。不过,Bentley 1962公司的“宾利汽车公司已经默许在服装上使用争议商标”的观点没有得到英国知识产权局的支持。
索尼回应保罗·麦卡特尼起诉讨要披头士歌曲著作权:起诉时机不成熟
英国前披头士乐队成员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几十年来一直在等待时机讨回披头士歌曲著作权。就在今年1月,麦卡特尼在纽约联邦法院起诉了索尼,欲追回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20年前所得的267首披头士歌曲著作权。而据外媒本周一报道,索尼/ATV音乐出版公司向法官表示,麦卡特尼现在起诉的时机“不成熟”,应当冷静一些。
索尼在13日(周一)递交给法官的文书中称:“由于诉讼刚刚开始,索尼/ATV音乐出版公司没有对原告的诉讼提出异议。实际上,众所周知我们拥有的歌曲著作权是有效的,在这个问题上没有任何争议。索尼/ATV公司并未声称原告的诉讼违反协议,也永远不会这么说。”
据了解,杰克逊于1985年时以高于麦卡特尼等其他竞价者的价格购得披头士乐队歌曲著作权,从那之后麦卡特尼就失去了自己歌曲的著作权,每次演唱自己的歌曲时都需要付费给杰克逊。披头士的歌曲与其他很多歌曲后来一起被收入杰克逊与索尼合作的公司旗下,即现在的索尼/ATV。2016年MJ遗产委员会以75万美元的价格将包括披头士歌曲在内的众多歌曲著作权出售给了索尼。
索尼无线充电新专利可让手机从其他设备中“榨取”电量
申请号为15/347717的索尼美国专利附图(来源:USPTO)
近日,美国专利商标局公告了索尼申请的一件专利,该专利显示索尼可能正在为移动设备充电构想一个无需充电线的未来,让移动设备充电更加轻松便捷。
该专利描述了数据和电动天线被嵌入尽可能多的不同消费电子设备中的场景,例如床头闹钟、微波炉、电冰箱、蓝牙播放器、音乐系统、笔记本电脑或者其他任何一种在家里随处可见的电器。通过这种方式,任何电子设备均可充当一个无线充电站,并可在需要时为手机或平板电脑传输数据,用户则只需把手机或平板电脑放置在这样的电子设备上面即可。该专利为无线充电技术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思路。
苹果新专利欲将AirPods打造为智能手环替代品
申请号为14/856344的苹果美国专利附图(来源:USPTO)
据外媒报道,美国专利商标局16日公告了苹果公司的三件与无线耳机有关的新专利,暗示AirPods等无线耳机可能将被打造成新一代智能穿戴产品,具有类似Apple Watch或智能手环的健康监测能力。
据美国专利商标局官网信息显示,三件名为“带有生物信息检测功能的耳机”的专利均由苹果公司(Apple Inc.)申请于2015年9月16日,申请号分别为14/856344、14/856402、14/856298。
专利图中所示耳机与苹果已上市的AirPods无线耳机相似,内置波束成形麦克风阵列、电池、距离和方向传感器。三件专利中的耳机分别搭载了可监测心率的光电血管容积图传感器、耗氧量传感器、皮肤电反应传感器、心电图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等多种不同的传感装置。通过这些传感装置的配合,该耳机可实现类似于Apple Watch或智能手环的收集人体部分健康数据、监测人体健康状况的功能。
图片来源 | 网 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