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发展周期的视角,看机构改革对创新的战略级意义

2023-03-08 20:30:00
2023年3月7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出炉,其中重组科学技术部,国知局划归国务院直属,组建国家数据局,与我们关心的技术创新关联度最为紧密。从社会经济发展周期,以及组织行为学等角度剖析,也许才能发现其中的战略级意义。

作者 |革鼎

01.社会经济发展周期的临界点

2022年,中国人均DGP 12741美元。不管是从社会经济发展周期,还是从国家收入组别(中高收入国家到高收入国家)角度看,我们都步入了一个关键节点,向上则国运永昌。

640?wx_fmt=png图:中国人均GDP,来源:知产力

具体而言,从社会经济发展周期看,中国处于工业化起飞(人均GDP 4,000~10,000美元)到工业化成熟阶段(人均GDP 10,000~20,000美元)的临界点。

美国在二三十年代突破临界点,靠的是一战/二战的重工业野蛮发育,飞机、坦克和航母等先进武器产量惊人,1944年其钢产量是苏德英法日总和的1.45倍。

德国七十年代突破临界点,靠的是大批量的“隐形冠军”在全球工业和科技等产业的供应链中占据统治地位。赫尔曼·西蒙《隐形冠军》一书有统计,德国的隐形冠军数量比2-9名之和还多。

日本八十年代突破临界点,靠的是消费电子、汽车和半导体等产业的世界级竞争力,以及教育立国/科技立国的支撑(2002年又提出知识产权立国)。

此后多年,它们一路向上。

显而易见,中国欲突破社会经济发展周期的临界点——从工业化起飞阶段步入工业化成熟阶段——产业升级是关键词,而产业升级亟待解决知识产权相关问题。

中国有全球最全的工业化部门,最大的产值规模。但从宏观和中观的角度看,发力先进制造的企业仍面临“两面夹击”的境况:上有发达国家先进制造笼罩的阴影,尤其是以专利狙击及高额技术许可费形成的产业压制;下有东南亚廉价劳动力和较低土地成本的产业转移。

唯有大力支持技术创新,保护技术创新,才有可能实现产业升级,提升相关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如是背景之下,我们认为重组科学技术部,国知局划归国务院直属,组建国家数据局具有战略意义。

02.组织行为学决定的创新红利

关于重组科学技术部,国知局划归国务院直属,组建国家数据局具有的战略意义,我想先讲个投资的故事。我有一个做医药基金的朋友W君,在观看2018年3月机构改革方案的过程中,他发现新成立的国家医保局的领导有来自财政部,这意味着什么?

他说,“那时中国核心的医药公司创新能力一般,更多的靠渠道能力吃饭,毕竟仿制药不存在技术难度,一大批公司过量供给,居然还能躺着赚钱。可不能够忽视的地方在于,CFDA的毕井泉局长几年努力,加快药品审批,已经为中国创新药注入了灵魂,百济神州等国外做临床的生物科技公司迟早会崛起,优质供给会淘汰较弱的供给,来自财政部的医保局领导也许会想办法节约供给过剩的仿制药的支出,可能走日本八十年代的集采路子。那么现在最安全的地方就是CDMO,作为防御板块,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即使价格降得再低也要有人生产,专业的生产外包能够更好应对药品售价降低。”

于是W君将绝大部分的医药公司仓位,换到凯莱英、康龙化成等几家CDMO公司,躲过带量采购和医保谈判带来的股价波动,没想到的是CDMO获得大量海外医药巨头订单,从防御板块变成了超级进攻板块,他也意外的坐了一次火箭。

640?wx_fmt=png图:凯莱英K线走势,来源:wind

以上从机构改革方案中看到产业问题进而规避风险,其实是一门叫做“组织行为学”的学问——不同的组织形式和权力架构会对产业各方带来不同的利益影响。上述关于科技部、国知局和国家数据局的机构改革,亦有其组织行为学的说法:

1)重组后的科技部既有大局观又务实。

划拨一些管理职能给其它部委,减少事务性工作,主抓更加宏观和中观的布局设计,更容易统筹全国的科技力量。同时,旗下各司间职责分工更加明确清晰,有助于科技创新具体事务的推进和落实。

2)国知局隐性级别变高。

虽然副部的级别没有变,但从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到国务院的归属,汇报关系变化决定其隐性级别变高,此后与其它部委配合做工作会更加的顺畅,更有底气的行使重大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的权利,有利于技术专利的保护与商业化。

3)国家数据局成立盘活数据资源。

对于科技创新企业来说,数据是最核心的驱动力之一(GitHub的代码数据之于ChatGPT)。国家数据局作为牵头者,把原先一个个烟囱式的数据源打通,才能有真正的互联互通,防止垄断,将数据作为生产资料推动创业创新。

03.机构改革涌现三层正反馈

可以预见科技部、国知局和国家数据局强有力的领导会带来改变,形成一些正反馈。

第一层正反馈是“专利技术+商业价值”的正反馈。

我们有全球最多的AI专利,我们有5G SEP领头羊华为,但我们相关企业没有收到多少许可费。任正非曾说:“我们太忙了,发展太快了,没时间收取专利费,当我们不忙的时候,闲下来的时候,会收取一些费用。”如果专利保护力度增加,许可费的收取不费劲,能轻松的实现商业价值,那也就不存在忙不忙的问题了。

从OPPO、vivo和小米等公司的角度看,如果有关部门能够强化专利许可费的监管(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权利人的要求),通过调解等手段达成合适的收费标准,OPPO也不用和诺基亚开启“世界大战”,在全球二十多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庭诉讼与反诉讼,极大的牵扯企业经营的精力。

640?wx_fmt=png图:OPPOVS.诺基亚,来源:网络

专利诉讼双方得到合适对价——或取得许可费现金流去做技术研发,或支付合适费用取得技术授权做产业布局——能实现专利技术与商业价值的正反馈。

第二层正反馈是“专利技术+商业价值+资本”的正反馈。

专利技术和商业价值正反馈的建立,能显著吸引资本的入局。试想,若无强有力的专利保护,技术创新不过是为他人做嫁衣,那么除了那批资金最雄厚的企业,谁还敢超前的做技术研发投入,谁还能超前的做技术研发投入?

反之,良好的专利保护环境,有助于资本入局,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譬如资本既能为毛细血管的创新输血——怀抱技术梦想的小微企业和独立发明人(刘杰、卢泳夫妇是典型代表)。又能为大厂、明星公司提供坚实的支撑,目前超级算力中心的门槛已经在ChatGPT出现后被提升到百亿之上,对谁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而在未来的数字经济竞争中,必须要算力先行,这个环节无法绕过。

第三层正反馈是“专利技术+商业价值+资本+生态”的正反馈。

技术创新若能在第二层正反馈中活跃起来,那么社会资源将会蜂拥而至,形成创新生态。比如数据这个生产要素。

根据凯文·凯利的涌现原理,连接的数量广度决定最终产生的价值大小。当所有的数据持有方,实实在在的看到技术创新的价值,海量数据聚合在一起,那我们的创新生态将会无比繁荣。

04.为专利技术定价

投机盛行的环境里,资金的炒作决定市场走向,直到无以为继。技术生态繁荣的环境里,创新才值钱。

从北交所、科创板、主板的估值倍数,能够比较清晰的看到技术还没有被真正的定价,流动性和市场偏好决定上市公司估值的高低。

例如北交所的曙光数创VS主板的英维克,这两家公司主要从事(或发展方向)数据中心散热,曙光数创的技术更领先,一体化液冷数据中心从2015年就首次部署,目前营收75%以上来自浸没相变液冷技术。英维克处于风冷到液冷的过渡阶段。

640?wx_fmt=png图:不同散热方式产热效率,来源:浙商证券

2021年英维克的扣非利润比曙光数创多1倍;2022年全年曙光数创利润增长25%,英维克1-9月利润下滑26%——两者利润差距不足一倍,曙光数创的发展趋势更好。但是,英维克目前市值是135亿元,曙光数创市值31亿元,前者比后者市值多3.4倍。

短期,改革的春风能否为资本市场注入新的逻辑,我不知道。但从长期来看,技术创新作为时代进步的核心驱动力,一定会获得正确的定价。毕竟,价值也许会迟到,但绝不会缺席。

最后衷心的希望机构改革能带来创新的春天,知识产权的春天。

(图片来源 | 网络)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本文将从诉讼实务的视角,探析专利侵权诉讼中“滥用专利权抗辩”的理解与适用,并结合笔者在代理前沿热点案件中所遇到的争议问题,挖掘现有法律体系下可用的诉讼手段,试着提出在司法实践中被诉侵权人应当如何更合理、高效的适用“滥用专利权抗辩”,以及专利权人应当如何应对该抗辩。

    2023-03-08 20: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