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专代考试专利法难度提高169%?
作者|姑苏慕容
(本文系知产力获得独家首发的稿件,转载须征得作者本人同意,并在显要位置注明文章来源。)
(本文5845字,阅读约需11分钟)
本文是对2018年专代考试难度量化分析的第二篇,对卷一“专利法律知识”(下文简称“专利法”)试卷难度进行定量计算。前一篇文章(全文请戳这里:“2018年专代考试相关法难度提高59.9%!”)的结论是“相关法”的难度提高了59.9%,而本文的结论是“专利法”难度提高了169%,更令人难以置信。该计算结果是否准确,本文将一步展开分析。
一、章节分值按惯例震荡
“专利法”共分为专利制度概论、授予专利权的实质性条件、对专利申请文件要求、申请获得专利权的程序与手续、专利申请的复审和专利权的无效宣告、专利权的实施与保护、专利合作条约及其他与专利相关的国际条约、专利文献与专利分类8个章节。历年来,“相关法”各个部门法分值基本稳定,而“专利法”的不同章节则波动较大,具体如图1所示。
(图1:历年各章节分值分布)
与2017年相比,2018年分值波动较大的章节包括:(1)授予专利的实质性条件,从20题降为14题;(2)对专利申请文件的要求,从12题降低到5题;(3)专利权的实施与保护,从7题陡升到24题;(8)专利合作条约及其他与专利相关的国际条约,从11题“腰斩”为5题。
由于各章节分值波动较大,考生难以根据历年平均分值来安排复习时间。与姊妹篇相同,本文同样认为分值波动幅度和考试难度存在线性关系。为此,本文计算了2008~2017年期间,历年专利法各章节分值的平均值,并将该平均值与2018年的分值进行比对,计算标准差。计算结果显示,8个章节的标准差之和为15.80,故本文认为分值波动带来的难度增加系数为15.80%。
二、试卷总字数飞速上涨
题目越长,考生需要花费的时间越多。如果试卷字数过多,考生未必能有时间做完整张试卷。为此,本文认为试卷字数和难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据此,本文对历年试卷中的题目字数进行统计。需要强调的是,那些纯说明性的文字,如下面这一段,并没有统计在内。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设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或不选均不得分)。本部分含1~30题,每题1分,共30分。
(图2:历年专利法试卷总字数)
从图2可以看出,从2006年以来,只有2007和2008年试卷题数超过2万字。最近几年中,除2016年超过1.8万字,其余年份都在1.6万字左右。不过,2018年试卷总字数超过2.4万,极不寻常。在今年的试卷中,出现了好几道字数特别长的题目,如第85题为504字,第95题为775字,第97题为505字。2018年的试卷字数是2017年的1.5049倍。根据字数和难度之间的线性关系,今年的试卷难度比去年增加50.49%。
三、案例题数量略有增长
“专利法”试卷中的题目同样可以分为纯粹的案例题和法条题两种,前者给出一个微型案例,而后者则直接照搬法条。如今年“专利法”第4题就是典型的案例题,而第7题则是明显的法条题。
4.蓝天公司是一家化工企业,为降低工业污染,遂请绿水公司开发新型催化剂,并向绿水公司支付了10万元报酬,由绿水公司的工程师甲某负责该研究项目,但未约定研究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该催化剂研发成功后,该项发明的专利申请权应当归谁所有?
A.归蓝天公司所有
B.归甲某所有
C.归绿水公司所有
D.归蓝天公司和绿水公司共同所有
7.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符合专利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授权条件的判断主体是:
A.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
B.一般消费者
C.普通设计人员
D.实际消费者
(图3:历年案例题数量和难度指数)
从图3可以看出,“专利法”中案例题的数量要高于“相关法”,平均值为每年60.8题。2018年的案例题为58题,略低于平均值。案例题本身也有难易之分,但考虑到案例题考察得较为灵活,难度要高于法条题,本文同样假定法条题的平均难度为1,而案例题的平均难度则是其2倍。此时,2017年试卷的难度指数为149,2018年为158,是前者的1.0604倍,难度提升6.04%。
四、知识点数量增长较快
试卷中的知识点数量同样与考试难度密切相关,试卷涉及的知识点越多,则考试难度越大。在本文中,将《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和相关司法解释中的每一个条文视为一个知识点,《专利审查指南》中每一个章节同样视为一个知识点。“专利法”共有100道选择题,理论上每个选项都可以考察不同的知识点,因此最大值为400个。
(图4:历年法条分布数量)
从图4看出,历年知识点数量同样存在较大的起伏,最高点为2008年的185个,最低点为2014年的146个。2018年的知识点为178个,处于正常水平。不过,由于2017年考察的知识点处于低位,故2018年的知识点增量为16.34%。
五、生僻知识点略有增长
按照知识点数量进行比较的前提是每个知识点难度相同,但实际上这点并不成立。考察频率高的知识点考生都会重点复习,而以前从未考过的知识点考生一般都比较陌生,故在进行难度比较时还需根据知识点的考察频率进行调整。
(图5:2017和2018年考点考察频率)
以2017年为例,考察的153个知识点中,有38个知识点在2007~2016这10年期间从未考过,考过一次的则有18个,考过2次的有19个,具体如图5所示。2017年试卷所涉及的153个知识点在前10年的考试中共出现了633次,这里用T(Total的简写)来表示。
在2018年,在前10年的考试中从未出现的知识点为46个,包括《专利法》1次,《专利法实施细则》1次,《专利审查指南》19次,《专利合作条约》1次,《专利合作条约实施细则》3次,《民事诉讼法》1次,《专利纠纷规定》1次,《侵犯专利权解释二》5次,《专利代理管理办法》1次,《专利代理惩戒规则(试行)》1次,《行政复议规程》4次,《专利收费减缴办法》2次,《专利优先审查管理办法》4次,《关于规范专利申请行为的若干规定》2次。另外,前10年仅考察过一次的知识点为20个,2次的为26个,总体如图5所示。试卷中全部178个知识点在前10年共计出现了556次,即T为556。
生僻的知识点越多,则T的值就越小,故2018年和2017年相比,其难度计算时应当倒过来,即633÷556=1.1385。
六、反向考察的难度附加
在以往的考试中,题目基本上都是正向考察,即要求考生选出正确的答案,很少会进行反向考察,要求考生选择错误答案。反向考察与正向考察相比,考生需要多转一个弯,难度也会有所提升。本文假定反向考察的题目,难度是正向考察的1.25倍。
(图6:历年反向考察的题目数量)
在2017年,仅有4道真题的要求考生选择错误答案,难度指数为101,而2018年,要求选出错误答案的题目变为27题,难度指数为106.75,提升5.69%。
七、争议题目的额外难度
如果某些题目本身就有争议,考生在做题时可能也会无所适从,增加额外的难度。在2018年的专利法试卷中,第6、28、29、38和59题的参考答案都值得商榷。这5道题中,除第38题外,另外4题都会给考生带来额外的难度。
在本文中,假定每一道争议题目增加的额外难度为1%。这意味着如果100道题目全部有争议,则总体难度也仅为原来的2倍。这样的计算实际上非常保守。至于各道题目的具体争议,下文将对此进行具体分析。
6.下列选项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主题?
A.一种快速检测人类尿液中尿蛋白含量的方法。
B.一种利用辐照饲养法生产高产牛奶的乳牛的方法。
C.一种为实现原子核变换而增加粒子能量的粒子加速装置。
D.上述都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主题。
本题国知局的参考答案为A,但本人认为本题无答案。A选项中检测尿蛋白含量获得的仅仅是中间结果而不是直接获得疾病诊断结果,根据《专利审查指南》第2部分第1章第4.3.1.2节的规定,并不属于诊断方法,可被授予专利权。本题没有正确答案,给考生带来额外难度。
28.关于专利实施强制许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非常情况、或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或“为公共健康目的,对取得专利权的药品”请求给予强制许可的,不适用听证程序
B.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驳回强制许可申请的决定的情况下,强制许可的请求人可以向法院起诉
C.专利权人与取得强制许可的单位或个人不能就强制许可的使用费达成协议的,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无需先经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裁决
D.对专利强制许可的使用费裁决不服的,可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起行政复议
本题国知局的参考答案为A,本人认为答案为AB。《专利实施强制许可办法》第41条规定,当事人对国知局的强制许可决定不服,可以申请复议,也可以提起行政诉讼,B选项是“可以向法院起诉”,符合要求。第28题为单选题,存在两个正确答案,给考生带来额外的难度。
29.住所地位于A市的甲获得一项产品专利,乙未经甲的许可在B市制造该专利产品、丙从乙处大量购置该专利产品并在C市销售。A、B、C市中级人民法院都具有专利纠纷案件的管辖权。甲欲以乙和丙为共同被告提起专利侵权诉讼。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A市中级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B.B市中级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C.C市中级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D.A、B、C市中级人民法院均具有管辖权
本题国知局的参考答案为C,本人认为应当是BC。本案共有两个被告乙和丙,B市为乙方制造侵权产品的行为地,C市为乙销售侵权产品的行为地。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8条,侵权行为地法院具有管辖权,故B市和C市中级法院都有管辖权。《专利纠纷规定》第6条的表述为“以制造者与销售者为共同被告起诉的,销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这并不能理解为此时排除了制造地法院的管辖权。本题为单项选择题,两个正确答案同样给考生增加额外难度。
38.下列选项哪些属于不授予专利权的主题:
A.一种由稳频单频激光器发出的稳频单频激光,其特征在于所述稳频单频激光器具有激光管和稳频器。
B.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质量控制方法由性状、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组成,其中鉴别是对地稔、头花蓼、黄柏、五指毛桃和延胡索的鉴别,含量测定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胶囊制剂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测定。
C.一种测定唾液中酒精含量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检测被测人唾液酒精含量,以反映出其血液中酒精含量。
D.一种检测患者患癌症风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i)分离患者基因组样本;(ii)检测是否存在或表达SEQ ID NO:1 序列所包含的基因,其中存在或表达所述基因表明患者有患癌症的风险。
本题国知局的参考答案为ABD,本人认为应当为AD。B选项要求保护的主题为“一种治疗妇科炎症的胶囊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其本质为“质量控制方法”,并不属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属于可授予专利权的主题。不过,本题为多项选择题,答案是两项还是三项,考试时并不会给考生带来影响。
59.某申请人在12个月内向国家知识产权局先后提交了2份申请请求保护一种可燃气体,其中两份申请的区别仅在于记载的可燃气体中的氧气体积含量不同、其他特征相同,且该在先申请是申请人在中国的首次申请。则以下情况中,在后申请可以要求享有在先申请的优先权的是:
A.在先申请权利要求的氧气体积含量为20-50%,在后申请权利要求的氧气体积含量为30-60%。但在先申请既没有记载氧气含量范围为50%~60%、也没明确记载氧气含量为30%。
B.在先申请权利要求的氧气体积含量为20-50%并在说明书记载了氧气体积含量可以为30%,在后申请权利要求的氧气体积含量为30-60%。
C.在先申请权利要求的氧气体积含量为20-50%并在说明书记载了氧气体积含量可以为30%、35%,在后申请权利要求的氧气体积含量分别为30%、35%、50%。
D.在先申请权利要求的氧气体积含量分别为20%、50%,但在该在先申请的说明书中没有记载氧气含量为20%~50%之间的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在后申请权利要求的氧气体积含量为20-50%。
本题国知局的参考答案为BC,本人认为答案应当为C。能够获得优先权的必须是“同样的发明创造”,要求两件专利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相同。从立法原意上看,在后申请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小于在先申请也符合要求。AB选项中,在先申请中氧气含量都为20-50%,在后申请则都为30-60%,数值范围部分重叠,不属于同样的发明创造。D选项中,在先申请为两个端点20%和50%,在后申请则要求保护一个区间20-50%,也不符合要求。只有C选项,在后申请要求保护的三个点30%、35%、50%都落入在先申请要求保护的范围20-50%之内,并且在先申请中对30%、35%这两个数值也有记载。本题为多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也会给考生带来困扰。
八、难度因素的累接效应
俗话说“聚沙成塔,聚腋成裘”,即使每个因素导致的难度增加值并不高,但在累积效应下,试卷单独也会大幅度增加。假定2017年试卷的难度设为标准值1,则综合考虑各科分值波动、试卷字数、案例题数量、考点数量、考点生僻度、反向考察和争议题目七个因素后,2018年试卷的难度值为:
1.1580×1.5049×1.0604×1.1634×1.1385×1.0569×1.04=2.6904
也就是说,2018年的试卷难度比2017年增长了169.04%。试卷难度增加的最主要原因是试卷字数飞速增长。此外,各章节分值大幅度波动、知识点数量增长、生僻知识点的增加和反向考察题目迅猛增长,同样也是难度增加的重要因素。
九、难度计算的反思和预测
相关法难度增加59.9%的结果已让人难以置信,而专利法169.04%的难度增长更是让本人开始怀疑人生。如果说难度增加是国知局主动调整,那增长幅度似乎过于“凶残”,并且和目前放宽专利代理行业准入限制的趋势不符;如果说是各种因素偶然叠加的结果,比如说可能换了出题者,那这届的考生运气实在太背。
试卷难度的测试可以分为“事后验证”和“事先预测”两种。“事后验证”是根据考生的答题正确率,统计每道题的难度系数,最终对整张试卷的难度进行测算。如果历年考生的平均水平并不存在实质性差异,则根据每年的考试结果进行比较就非常准确。“事先预测”则是通过针对试卷中各个指标的数值,预估试卷的难度。事先预测法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其结论往往和实际的难度值存在偏差。本文通过计算获得的结论属于“事先预测”是否准确,还需要根据考生的实际考试成绩来检验。由于该数据难以获得,故本文的计算结论仅做参考。
不过,即使该计算结果不够准确,但今年卷一和卷二的难度大幅增加当无疑义,考试分数下降也属于大概率事件。一般来说,考生的分值分布类似于“正太分布”,接近平均分的考生最多,而高分和低分考生数量都比较少。如果难度降低,则分布曲线向右侧偏移;难度增加则向左侧偏移。
(图7:考生分值分布规律)
根据今年的考试难度,考生分值分布曲线应当向左侧有较大的偏移。不过,今年的分数线是否调整还得综合各项因素来判断。在2014~2017年间,通过专代考试的考生分别为4777人、4777人、4954人和5094人,人数逐年递增。如果今年考分超过往年分数线150分的考生数量剧减,比如降低到1000人,那调整分数线或者对考分进行加权调整就属于大概率事件。
根据国知局统计,今年通过报名审核获得考试资格的考生人数为3.9342万人,比2017年增长20.23%。考试通过率下降带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被考生人数的大幅增长抵消。此外,从2019年开始,专代考试取消了两年工作经验的要求,报考人数应当还会进一步增长。如果国知局对今后考生人数的大幅度增长比较乐观,那考虑到目前专利战略正在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通过提高考试难度控制合格人数也并非没有可能。
相关链接:
专利代理人必看 | 2017年专代试卷不完全盘点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