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大鱼号推短视频创作变现:泛宣发、泛电商、泛IP
新浪科技讯 9月7日上午消息,昨日,在第九届中国网络视听产业论坛上,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指出,大鱼号的目标,是要成为短视频内容创作者的素材库,粉丝站和淘宝店。
目前,短视频行业正在迎来新风口,但头部以外大多数创作者都面临运营和变现的双重难题。阿里大文娱表示将以大鱼号为核心,从内容生产、用户触达和商业化三个方面,发力短视频行业新基础设施建设。
短视频行业的三大“新基础设施”
随着短视频成为内容创业的风口,每天都有数千万条短视频被上传至各大平台。行业发展初期的流量红利快速消失殆尽,内容制作成本不断提升,商业化路径狭窄。
今年3月底,阿里大文娱将UC、优酷、土豆等旗下自媒体平台统一为大鱼号。大鱼号得到阿里巴巴的技术能力和数据能力支持,同时享有阿里文娱的生态资源,能够充分从内容生产、用户触达、商业化三个层面赋能内容创作者。
内容生产方面,大鱼号将提供大数据指引创作方向、专业制作指导等创作支持,以及阿里大文娱海量版权资源和全网版权追溯体系的版权支持和保护措施。优酷目前就积累了2000多部版权剧、400多档综艺等版权,创作者们可以在这个平台获得更多独家创作资源。比如,影视类、搞笑类创作者可以更早获得阿里文娱具有独家版权的创作素材进行创作。
在用户触达上,大鱼号实现了一点账户统一管理多端互动。同时,阿里巴巴以电商数据、支付数据、位置数据、社交数据、兴趣数据等多维度、高准度数据能够支持内容精准分发,让更适合的内容找到更适合的人。在此基础上,大鱼号还要让合适的用户留存沉淀为粉丝。通过实现账户内容页面的个性化设计,以及活动、问答、直播这样的强互动方式让创作者与粉丝建立联系,大鱼号让创作者真正成为内容服务商。
短视频内容生产向组织化、垂直化、个性化发展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了《2017短视频行业大数据洞察报告》。报告显示,短视频内容生产正在向组织化、垂直化和个性化三个方向发展。
内容生产者从个体转向组织化机构化发展,MCN(Multi-Channel Network)模式在国内被快速复制。短视频内容正从泛娱乐化向垂直内容转型,搞笑娱乐类趋于同质化的内容占比逐渐减少,专注于美妆、美食、生活方式等垂直领域的创作者集中发力。
上述行业趋势印证了短视频创作者的生存现状,就是在商业化上抱团取暖,向更贴近广告主的垂直内容发力。目前,短视频的主流变现途径有平台补贴、广告植入、电商营销等。其中,广告植入和品牌定制视频等回报较好的方式,主要被头部内容占据。
对于商业化,大鱼号将以泛宣发、泛电商、泛IP三种模式为短视频内容创作者开拓新的变现路径。
首先,大鱼号将放大短视频在影视综漫宣发中重要价值。利用阿里文娱资源,大鱼号短视频创作者可以通过创作预告片、精彩剪辑及解读视频等内容再造的玩法在宣发链条中取得收入。
其次,电商是阿里资源,泛电商模式最容易在阿里系展开。目前大鱼号已经接入阿里电商体系,承接广告营销任务。淘宝也推出了Channel T,为大鱼号短视频内容创作者打造覆盖淘宝二楼、淘宝台、短视频全淘融入的三层合作模式。
最后,版权。大鱼号将持续在短视频内容中发掘IP,以求对其全链路开发。从远景来看,版权交易也将是短视频创作者可期的商业化方式。大鱼号已经在版权方面开展研发做好准备,将为创作者提供版权素材检索、全网版权追溯等服务。
短视频行业里生存最艰难的是中腰部创作者
为了吸引和留存优质内容,各大平台纷纷推出奖金扶植计划。大鱼号在今年3月宣布将原UC订阅号的“量子计划”升级为“大鱼计划”,10亿现金扶持基础上,再追加10亿,共20亿纯现金赋能自媒体。其中设立专项短视频创作奖金激励不超过1000名创作者,每人每月可获1万元现金激励,每月根据当月表现评奖。
根据7月大鱼计划创作者收益报告,大鱼奖金7月激励总金额达到1902万,短视频创作奖金激励金额达902万元。其中,奖金获奖者中有21.8%为新入驻3个月内的创作者,而全新上榜账号(过往7期未曾获奖)比例达到46%,收益覆盖范围及新锐扶持力度持续扩大。
此外,大鱼任务会给大鱼号发现的新锐账号、潜力头部下发更多定制化任务,让他们能够接到和头部短视频创作方一样的商业化变现机会。
“一个行业不能只有头部,现在短视频行业里生存最艰难的就是中腰部创作者。”大鱼号将再设立百万月度创作指引基金,用来奖励符合阿里大文娱体系内容需求的优质创作。“通过大鱼任务活动体系,我们能给大鱼成长和认证体系中发现的潜力头部、新锐账号下发适合他们的任务,让中腰部能够接到和头部创作方一样的商业化变现机会,受其以渔。”
30岁以下用户是短视频受众主力
通过对多个平台短视频用户的大数据分析,CBNData发现30岁以下用户是短视频受众的主力,使用粘性也更高。土豆平台上30岁以下的年轻人群占比超过60%,其中19-30岁主力用户人群表现尤为突出。
同时,不同年龄段用户喜好的短视频类型、观看时间及互动方式也有明显不同。数据显示,18岁以下青少年最热衷于游戏类,19-25岁用户热衷于追剧及动漫,而26-30岁青年人更加关注育儿类题材。
CBNData分析认为,随着市场走向成熟,短视频用户口味将更挑剔,平台应持续打造优质内容生态,完善内容分发方式,提升互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用户粘性。未来短视频行业将持续碎片化发展,PUGC+分发模式和UGC+社交模式的平台将长期并行,但最终都会走向社群化。上述判断也得到了参会嘉宾的一致认同。
对于聚合短视频创作者的视频网站、资讯类应用和社交平台,谁会拥有更为长远的竞争优势。嘉宾和CBNData都看好背靠大生态平台的短视频入口,认为单体短视频平台将面临更大风险及压力,而依托阿里,腾讯或微博等生态体系将会有更大机会。
CBNData还列举了YouTube的案例。在谷歌生态的支持下,YouTube估值从2006年“卖身”时的16.5亿美元,成长为估值至少900亿美元的巨头平台。(谭宵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