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切缅怀郭寿康教授 |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请订阅本微信公众号(zhichanli)、官方微博:知产力,亦可登录www.zhichanli.com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作者 | 黄 晖 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公司高级合伙人
知产力按昨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发出讣告,著名知识产权法学家、国际经济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郭寿康教授,因病于2015年3月23日上午11时35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早在上世纪70年代,郭寿康教授就开始从事知识产权研究,是新中国知识产权法制建设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惟一一位参加了全部知识产权法律制定工作的学者,对推进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国际化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郭老在国际知识产权界享有盛誉,其生平履历、出版著作、荣誉奖项如果全部列出来,恐怕需要几页纸来铺陈。然而,现在我们想起郭老,不是想到的那些光辉功绩,更多的是郭老亲切的笑容,郭老对于知识产权事业的热忱,以及对学生辈的培养和支持。
对于这样一位我国知识产权界国宝级的学术大师的离去,我们表示深切的哀悼。而对郭老的记忆,唯有通过心灵深处的文字来表达。从今天起,知产力将陆续刊载来自知产界同仁对于郭老的缅怀文章,以表我们对他的深情思念和崇敬之情。
刚刚过去的春节里我在外地接到郭老的电话,里面传来郭老熟悉的声音,他每次都叫我“黄晖同志”,听上去真是非常亲切。他说他去年病了一场,最近听力不太好,我说等我回来看您,给您带上我们新编的法规手册,没曾想这竟成了最后的通话。昨天惊闻噩耗,心中追悔莫及。
已经记不清楚第一次见郭老是在哪一年了,但感觉每次重大的学术会议都能见到郭老的身影,也经常听到他爽朗的声音,尤其是他纯正流利的外语给我留下很深的影响。后来有了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更是从郭老的身上感受到老一代学者的人格魅力和治学风范,郭老每有新书出版,例如《郭寿康文集》、《知识产权教学原则与方法》和《郭寿康法学文选》等,总有馈赠,还写上“黄晖学兄雅正”,实在是令作为晚辈后学的我汗颜。
有一次,郭老叫我到他家里讨论欧盟知识产权项目的一个课题,涉及中国商标立法与实践,承蒙郭老抬爱,我非常高兴地接下了这个任务。随后的几个月了,更多了向郭老当面请教的机会,郭老对课题的体例、选材和文字都提出了十分中肯的意见,也确保了课题的质量。后来欧盟单独将此出版,并收录在《郭寿康法学文选》中。
还有一段文字姻缘,也是跟商标有关,郭老的学生马强博士在郭老的协助下取得了杰里米·菲利普斯的授权,翻译了他著名的《商标法-实证性分析》一书,原本郭老希望我来任审校,但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实在有愧,后来应马强之请撰写了一个短评,算是一种弥补。
我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之后的知识产权立法时,郭老已快六十,之后的三十多年,在其他很多人都已退休在家颐养天年之时,郭老好学不倦、笔耕不已、奖掖后学,在治学、翻译和教书、育人上都有卓著的贡献,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知识产权事业。郭老一生中经历了三次180°的转身和变化,每一次转身后都是重新做起、从头学习,由民国旧法到苏联法到国际法到知识产权法,一路走来,用功之勤、治学之精永远都是吾辈难以望其项背的高峰。斯人已逝,风范长存。
下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官方发布的《郭寿康教授生平》
郭寿康教授,男,天津人,1926年7月15日生。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著名的知识产权法学家、国际经济法学家和法学教育家,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科和中国国际经济法学科奠基人之一,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法学科奠基人。
郭寿康教授在天津培才小学、新学中学完成了小学和中学教育,1944年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接受系统的专业法学教育,1948年毕业获得法学学士学位;1949年起在北京大学法学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52年毕业。1952年起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法学院)任教。文革时期中国人民大学停办,期间到江西五七干校劳动、北京大学法律系工作。1978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校后,重返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先后在民法教研室、国际法教研室和知识产权法教研室任教,讲授民法、外国民商法、知识产权法、国际经济法、国际技术转让、国际知识产权、国际投资法、版权法等课程。
郭寿康教授曾任北京市政协第六届和第七届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对外经济贸易部特聘顾问,中国国际经济、科技、法律、人才学会副会长,中国版权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工业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联合国协会理事,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专家,中国知识产权法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副会长、顾问,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郭寿康教授学贯中西,积极参与并促进国际学术交流,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宣传中国法治进步,吸取国际先进经验,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获得了学术界的普遍认可。20世纪80年代起,郭寿康教授曾先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乔治城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德国马普知识产权研究所等访问进修。郭寿康教授曾多次应邀参加联合国WIPO和UNESCO的外交会议和专家会议。1985年当选为国际促进知识产权教学与研究学会(ATRIP)创始会员和执委,是当时来自亚洲国家的惟一执行委员。郭寿康教授还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版权与邻接权教席,是担任这一席位的第一位中国人。郭寿康教授曾担任国际版权学会执委,联合国国际知识产权组织仲裁员,亚洲域名争议解决中心专家,国际保护工业产权协会(AIPPI)中国分会理事。郭寿康教授的对外学术交往,促进了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国与国外学术界的合作,并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中国建立知识产权教学研究中心起了重要的推动和组织作用。
郭寿康教授教书育人,桃李遍天下。除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给各类学生授课、指导硕士生、博士生外,还在国内外以多种方式指导和培养了遍及政府、学界和企业界等各类精英人材。郭寿康教授作为新中国第一个专利法研修班的授课教师,培养了我国第一批专利法人员。作为早期的国际经济法师资培训班老师,培训我国国际经济法师资。在中国政法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长期授课,并担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顾问,北京大学国际知识产权学院顾问委员会顾问,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知识产权培训中心名誉教授。自上世纪80年代起,郭寿康教授先后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伦敦大学、柏林洪堡大学、马普知识产权研究所、巴黎第二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大学、里亚卡大学、斯普利特大学、香港树仁学院等大学、学术团体、国际组织讲授“中国专利法”和“中国涉外经济法”,担任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客座教授,为扩大中国知识产权国际影响起了重要的作用。
郭寿康教授钻研学术,精通多种语言,并用中、英、德出版过多部著作,主持编写多种教材,主持翻译、审校多部国外优秀著作,在知识产权法和国际经济法的普及、传播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郭寿康教授是第一个撰写国家统编教材知识产权部分(《民法原理》智力成果编)的作者,主编国内首本《国际技术转让》,主编的《国际经济法教材》荣获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一等奖,其审校的英国法学家施米拖夫《国际贸易法文选》具有极大的影响,在其耄耋之年仍主持翻译、审校了《WIPO因特网条约评注》、《版权法导论》、《版权法与因特网》大大提升了国内对互联网版权的认识,其许多研究成果具有填补学术空白的意义。
郭寿康教授多次以中国政府代表团正式成员的身份,参加知识产权方面的国际谈判。曾全面参加我国《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与《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起草工作,是我国唯一一位参加几部重要知识产权法律起草的专家。同时,郭寿康教授曾参与我国《对外贸易法》、《涉外经济合同法》、三资企业法等法律法规的起草与修订。推动了我国相关立法进程。
郭寿康教授积极追踪、研究知识产权法领域中互联网、基因等最新发展,以其深厚知识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在中国复关入世之际,郭寿康教授密切关注、深入研究相关问题,为中国加入WTO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于2000年10月为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讲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我国立法的有关问题》的讲座。
郭寿康教授热爱国家,热爱法学教育事业,把一生奉献给了人大法学院。他既不崇洋媚外,又不固步自封,对中国发展充满自信。他终身致力于法学教育事业,严谨治学,淡泊名利,弘扬法治,知识报国,虽几经挫折而不悔,面对商业诱惑而不动。
郭寿康教授的一生,是献身于中国国际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的一生,是献身于中国法学教育事业的一生。他政治坚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他学殖深厚,德高望重,为人师表。郭寿康教授的逝世,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重大损失,是中国法学界、法学教育界的重大损失。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他的学术思想,学习他严谨刻苦、谦虚正直的作风,为中国的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事业努力奋斗。
郭寿康教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