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知识产权这十年”丨国知局数据全整理
编辑 | 又青
01
专利方面
· 截至2022年9月,高价值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压减至13个月,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6.5个月,商标注册平均审查周期稳定在4个月。
·2012年至2021年,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授权发明专利395.3万件,年均增长13.8%,累计注册商标3556.3万件,年均增长25.5%。
· 截至2022年9月,中国发明专利有效量为408.1万件,其中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315.4万件,有效商标注册4152.3万件,累计批准地理标志产品2495个,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6992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累计发证5.9万件。
· 高价值发明专利创造和储备不断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占国内总量的比重超过三成。
· 维持年限超过10年的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39.5万件,所占比重达到13.0%,较“十三五”末提高1.6个百分点。
· 截至2022年7月,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到32.6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08.6万件,占国内总量的68.5%,相比第一个100万件、第二个100万件时分别提高5.1个百分点和1.1个百分点。
· 截至2022年7月,中国有15.6万家高新技术企业 拥有133.9万件有效发明专利,占国内企业发明专利有效量的64.2%。
· 按照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划分的35个技术领域统计,截至2022年7月,发明专利有效量排名前三的领域依次是计算机技术领域(为28.4万件,所占比重为9.3%)、测量领域(为23.5万件,占7.7%)和数字通信领域(为21.0万件,占6.9%)。
其中,计算机技术领域发明专利有效量较第一个100万件时增长5倍,所占比重提高4.7个百分点,排名由第5位上升至首位。
02
国际方面
· 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11位,连续10年稳步提升,位居中高收入经济体之首。
· 世界五大科技集群中,中国独占2席,科技创新更加活跃。
· 2012年至2021年,累计评出中国专利金奖310项,获奖项目新增销售额超过2.5万亿元。
· 2022年BrandFinance全球最具价值品牌500强中,中国占84个,比2012年增加52个,总价值达1.6万亿美元。
· 截至2022年9月,地理标志专用标志使用市场主体达2万家,地理标志产品年直接产值超7千亿元。
· 2012年至2021年,中国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累计2.19万亿元,年均增长13.7%,其中出口年均增长31.2%,超过进口增速近20个百分点。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累计达1.3万亿元,年均增长27.2%。
· 成功签署《中欧地理标志保护与合作协定》,推动实现中欧之间244个地理标志产品的互认互保。
· 持续深化“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和金砖国家知识产权合作,深度参与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不断强化与东盟、非洲和拉美地区知识产权交流,中国知识产权“朋友圈”不断壮大。
· 专利审查高速路(PPH)合作伙伴达到30个,便利中国企业海外专利布局。
03
转化方面
· 着力构建知识产权运营体系,支持建设33个知识产权运营平台(中心),联合财政部在37个重点城市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支持16个省份实施专利转化专项计划,不断完善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机制。
· 推动健全知识产权评估体系,制定专利评估国家标准,促进形成知识产权交易价格发现机制。2021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次数42.2万次,是2012年的4.8倍。
其中,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尤为活跃,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分别是十年前的10.1倍、9.7倍和6.5倍。
· 十年来,高校院所专利转让许可次数平均增速达20.5%,高价值专利转化的“源头活水”有效激活,促进创新发展的动力活力加速释放。
· 深入实施商标品牌战略,推动全国布局建设2100个商标品牌指导站,连续三年实施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接续开展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有力促进品牌经济和特色经济发展。
· 十年间,累计评出310项中国专利金奖,获奖项目新增销售额超过2.5万亿,新增利润超过3400亿。
· 培育了5729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产出了全国37.4%的工业增加值,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到61.3%,专利产品贡献了超过80%的营业收入。
· 2020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2.13万亿元,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4.6%,知识产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能势能更加有力。
04
金融方面
· 联合财政部支持设立20支知识产权运营基金,与证监会指导沪深两地交易所成功发行67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
· 十年来,专利商标质押融资规模达到1.3万亿元。
其中,2021年质押融资金额达到3098亿元,是2012年的8.7倍,服务企业数量为十年前的10.6倍。
· 知识产权保险累计为超过2.5万家企业提供了超过1000亿元的风险保障,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深度显著拓展。
05
服务方面
·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12年的63.69分提升至2021年的80.61分,提高了17分,进步巨大。
· 布局建设江苏、广东、河南、湖北、天津、四川等6个京外专利审查协作中心,指导建设广州、上海、重庆、济南、郑州等5个地方商标审查协作中心,专利、商标审查员总数近2万人。
· 通过网上核验、告知承诺等方式,取消电子用户注册、质押登记等环节的多项证明材料,十年来累计减少证明材料约2900万份。
· 加大减费降税力度,切实降低创新创业成本,十年来累计减免专利、商标收费1262.8亿元。
· 强化平台经济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电商平台专利权评价报告共享试点,累计共享核验评价报告约8万份,处置权利备案争议和纠纷1400余件,推动平台更好履行主体责任。
· 实现专利、商标注册申请“全程网办”,专利、商标电子申请率较2012年分别增长17.2和39.3个百分点,达到99.1%和99.5%。
· 知识产权业务受理窗口“一窗通办”覆盖所有省份,专利代办处数量十年来增长至34个,地方商标受理窗口自2016年设立以来增长至309个。
· 各类公共服务机构围绕专利分析预警、商标品牌运用等,累计服务中小企业120余万次,为创新创业活动提速赋能。
· 专利复审无效、商标异议评审决定文书实现全增量公开,十年来累计公开专利复审无效决定17.6万件、商标文书153万件。
· 持续加强知识产权数据资源供给,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基础数据开放种类增至44种,基本实现“应开放尽开放”。
06
人才方面
· 知识产权人才队伍规模已达70余万人,取得专利代理师资格人数达6万人。
07
维权方面
· 在27个省(区、市)布局建设96家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
· 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全国一张网”持续完善,维权援助机构总数达到1300余家。
· 加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推动在全国建立知识产权纠纷调解组织超过1000家。
· 建设74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我国地理标志产品直接产值2020年和2021年分别突破6000亿元和7000亿元,2021年达到了7033.76亿。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这十年”专题新闻发布会暨国家知识产权局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 图片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