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洗刷国内综艺节目 “抄袭”之名
作者 | Sammi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本文1884字,阅读约需4分钟)
在2月24日播出的《快乐大本营》节目中,一个名为实景版“大家来找茬”游戏环节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认为该游戏环节涉嫌抄袭日本综艺节目。
在节目中,由嘉宾在14件由巧克力或翻糖制作而成的物品中用嘴选择自己认为是巧克力制作的物品。
这些巧克力制品仿真度极高,嘉宾们的表演也使现场达到又一个高潮,但是眼尖的网友发现该游戏与日本一档综艺节目《大家来找巧克力》类似。
近年来我国综艺节目多次被质疑抄袭,此前上海卫视《极限挑战》涉嫌抄袭韩国MBC电视台真人秀综艺节目《无限挑战》
《极限挑战》是东方卫视出品的励志体验真人秀节目,节目共12期,于2015年6月14日在东方卫视首播,节目六位固定成员是孙红雷、黄渤、黄磊、罗志祥、王迅、张艺兴。节目每期围绕一个社会热点或时代背景而展开,节目中的「极限男人帮」体验着出租车司机、家政服务等最平凡普通的职业,走到街头巷尾与观众进行互动。
节目播出后,韩国MBC电视称该节目抄袭了MBC招牌娱乐节目《无限挑战》。MBC电视台发布了一组《无限挑战》与该节目的对比图,称该节目从名字开始就与《无限挑战》类似,不仅抄袭《无限挑战》的创意,连镜头切换和字幕位置也都与《无限挑战》别无二致,完全就是山寨版的《无限挑战》。对此,节目组解释《极限挑战》的创意源自东方卫视的节目研发团队一个小灵感。
此前更是有韩媒点名中国综艺抄袭,被点名的节目除以上东方卫视《极限挑战》涉嫌抄袭MBC综艺节目《无限挑战》以外,还包括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涉嫌抄袭tvN电视台综艺节目《三时三餐》,《神奇的孩子》涉嫌抄袭SBS电视台《英才发掘团》;江苏卫视《更好的声音》涉嫌抄袭KBS第2频道《歌曲之争-胜负》;江苏卫视《一唱到底》涉嫌抄袭SBS电视台《神的声音》等。
对此,韩国为保护本国文化产品出台了一系列的立法措施,近期,由韩国国民之党议员李东燮提出的《文化内容产业针型阀修订案》和《音乐产业振兴法修订案》1月30日在国会获得通过。李东燮还曾提出过《游戏产业振兴法修订案》,已从2017年6月开始实施,韩国希望通过一系列的法案,以多部门协作方式解决本国文化产品的版权保护问题。
目前综艺节目模式能否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争议。国外著作权法规定著作之保护不及思想仅及于表达。我国著作权法同样奉行思想表达二分法,不保护思想而只保护对思想的表达。
2015年4月15日,北京市高级法院公布了《关于审理涉及综艺节目著作权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下简称《解答》),对综艺节目的模式做出了界定。依据《解答》,综艺节目模式是指综艺节目创意、流程、规则、技术规定、主持风格等多种元素的综合体。综艺节目模式属于思想的,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综艺节目中的节目文字脚本、舞美设计、音乐等构成作品的,可以受著作权法的保护。因此,综艺节目模式能否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取决于该“模式”能否成为著作权法中保护的“作品”。节目创意的价值在于其思想核心,节目创意一旦确定就会有多种可供选择的表达方式,他人剽窃创意实质上就是在剽窃构思,对于表达形式只要任选一种,只要与创意的原始表达形式不同就可以凭借“思想表达二分法”的原则绕开《著作权法》。所以,即使有些节目从名字到游戏模式都很像国外已有的节目,但很可能不需要承担法律风险。
按照现在通说的观点,作为整体的综艺节目模式无法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而其构成元素中除了创意之外的其他具体表达也往往很难符合创造性的要求,所以综艺节目模式基本上无法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但并非被侵权人没有其他权利救济途径。目前由于专利法不保护游戏规则,模式本身无法获得专利法的保护,但是原创者可以为自己的节目名称、口号、徽标等申请注册商标或进行版权登记。并且综艺节目是盈利性的商业运作,电视台及制作公司作为实际经营者,也要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制。如果俩综艺节目模式过于相似或故意模糊宣传,造成群众混淆误认,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侵权者可能从而受到处罚。
此外,此类事件还映射出我国电视节目版权意识规范不足和创新的乏力。纵观近年电视荧屏,原创节目越来越少,具有强收视竞争力和有潜力成为“爆款”的节目更是屈指可数,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国内综艺原创性不足。在抄袭和引进的夹击下,央视原创节目《朗读者》在戛纳电视节期间获得法国电视制作公司赞赏,且该公司欲购买《朗读者》节目模式,在法国以及瑞士、比利时等法语区播出。这是一次真正意义上中国节目模式的对外输出。
在综艺节目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原创才是制胜法宝。从长远来看,无论是电视行业的健康发展还是提升自身竞争力,树立本土文化自信,注重原创,才是中国电视综艺节目模式的最好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