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速览 | EUIPO新审查指南明日正式生效;苹果欲撤销他人“Appletree”商标
编译 | Bruce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本文2032字,阅读约需4分钟)
欧盟知识产权局新审查指南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生效
据欧盟知识产权局消息,2017年9月22日,欧盟知识产权局局长签署了采用修订版欧盟知识产权局审查指南的决定(欧盟知识产权局第EX-17-1号局长决定),该指南在9月早些时候收到了欧盟知识产权局管理委员会的良好反响。
新版指南将欧盟立法改革第二阶段提出的变化付诸实施,这些新变化将于2017年10月1日起正式生效。新版指南目前提供有英、法、德、西、意五种语言版本,可在欧盟知识产权局官方网站当前商标实践和当前外观设计实践页面查阅。
CAFC:Gilstrap法官在专利管辖法院规则上滥用了自由裁量权
当地时间9月21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推翻了美国德克萨斯东区联邦地区法院法官Rodney Gilstrap在Raytheon公司诉Cray公司案中的一份判决,认为其拒绝移送专利诉讼是“滥用自由裁量权”,裁定Gilstrap法官移送该案至美国威斯康星西区联邦地区法院。
该案中,Raytheon最初在德克萨斯东区起诉Cray,称Cray销售高级超级计算机侵犯了Raytheon的专利权。虽然Cray公司在许多地方设有工作地点,但其总部位于华盛顿。虽然该公司在德克萨斯东区并不承租或拥有任何资产,但Cray拥有两名在该区远程工作的员工。
Gilstrap法官此前拒绝了超级计算机生产商Cray关于移送该案至威斯康星西区的申请,Cray申请了执行职务令(writ of mandamus),以撤销Gilstrap法官的裁定。CAFC表示,“地区法院在依据28 USC section 1400(b)确定Cray在德克萨斯东区‘经营性固定营业地’的范围和效力时,误解了我们的判例”。
CAFC认为,认定经营性固定营业地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是必须在该地区拥有实体办公地点,二是必须是常规使用的、固定性的营业场所,三是必须是属于被告自己的地方。
美国ITC正式受理夏普对海信侵犯专利权的起诉
夏普与海信的恩怨上个月闹到了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近日USITC对此作出了回应。当地时间本周三(9月2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正式受理夏普的起诉,将对海信是否侵犯相关专利展开调查。
今年8月29日,鸿海精密去年纳入旗下的夏普在USITC提交诉状,声称海信某些带Wi-Fi功能的电子设备及其元件侵犯其专利权。
USITC表示,完成调查的目标日期将会在45天内设定。
苹果新专利:一手抓极致,一手抓安全
苹果本周二(9月26日)又获得一批新的专利。其中有两件与屏幕有关,一件是关于超声压力和触摸传感器的专利,这件专利可能帮助苹果生产出更薄、跟手机更加一体的屏下3D Touch装置;另一件是关于防止碎屏的专利。苹果的创新可谓一手抓极致,一手抓安全。
9,772,721号美国专利附图(来源:USPTO)
第一件即9,772,721号专利。这件专利名为“基于超声波的压力传感和触摸传感”。据描述,这是一种通过发射和探测超声波脉冲来测定输入压力的方法。更确切地说,这套系统可以测量上述脉冲与用户手指之间的相互作用。
这种方法与苹果目前在iPhone中所采用的3DTouch压力传感系统不一样,后者将多个元件层堆叠在智能手机显示屏的下方。由于其设计非常复杂,而且挤占了宝贵的设备内部空间,一些行业分析师怀疑,苹果是因为无法克服屏下3D Touch的技术难题才放弃了iPhone X屏下指纹识别方案。如果上述专利成真的话,有可能将帮助苹果实现屏下Touch ID。
“覆盖玻璃破裂侦测技术”专利附图(来源:Patently Apple)
在追求极致设计之外,苹果也没忘记处理屏幕脆弱的问题。今年2月苹果曾申请过一件能够识别碎屏的专利,名为“覆盖玻璃破裂侦测技术”,搭载这一专利的设备可以通过屏幕一端的发光器将光脉冲发射到屏幕另一端的接收器上,通过对发射和接收的光脉冲进行比较测量从而显示屏幕的缺陷情况,重要的是该方式能够检测到人眼看不到的细微缺陷。
如今,这件专利也同样于9月26日获得了授权。这件专利如果能够真正应用,相信会对苹果改进屏幕耐用性有所帮助。
谷歌申请新专利:可用手势隔空操控手机
据SlashGear报道,谷歌本周刚刚申请了一件专利,显示谷歌一直在进行利用空间感知手势控制各类设备的研究。
谷歌本周刚刚申请的这件专利名为“利用空间感知手势与设备交互”。这件专利扩展到了超越预先配置和 DIY 控制的范畴,描述中称其可以“直观地执行用户的手势操作”。普通操作包含了按压、推拉和轻触,但谷歌还提出了更为复杂的操作。
支持谷歌新专利的设备将能理解用户的手势,并做出相应的操作。例如用户希望手机关机,可就做出两次拇指向下的手势。谷歌的专利还提到了多台设备手机识别和控制的可能性。用户无需再说出命令“OK Google,打开客厅的灯”,而是只需要在具有手势识别能力的设备前挥挥手就行。
索尼或将引入混音版权内容识别技术
混音(Remix)不仅是音乐创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今还成为段子手搞笑、UP主鬼畜的来源素材。然而由于混音中使用版权内容的方式较难取证,目前难以追究混音的盗版行为。但索尼可能正在考虑改善这一问题。
据Digital Music News 9月26日报道,日前,索尼音乐与初创企业Remix Hits达成合作,后者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对混音中版权内容进行精准识别的技术。音乐人和DJ等用户可付费购买这些版权音源素材、片段,获得许可后使用,并可以通过RemixHits平台发布。Remix Hits和作者共同分成。
目前,这套平台尚未运作起来,尚有疑问亟待解决。据悉,Remix表示也正在与华纳音乐和环球音乐接洽。
苹果欲撤销他人“Appletree”商标
9月15日,苹果公司向美国专利商标局商标审查上诉委员会(TTAB)提出商标撤销请求,请求撤销一件由监管事务服务提供商注册的“Appletree”(意为“苹果树”)。9月21日,TTAB正式受理了苹果提出的商标撤销请求。
AppletreeCI组织在网站上声称其为瑞士一家提供临床研究和监管事务服务的合同服务机构。该组织在比利时、保加利亚、匈牙利、罗马尼亚和英国也拥有办公地点。
注册号为4,208,384的争议商标申请注册于第42类“科学技术领域咨询和服务”服务。该商标由Appletree申请于2011年10月,2012年9月被核准注册。
苹果在请求中称优先性不存在问题:“苹果至迟在1977年开始商业性使用苹果商标,远早于Appletree于2011年申请的商标。并且,苹果的13件商标远早于Appletree商标的申请日期及其首次使用时间。”为此,苹果列举了其拥有的几件关于其Apple名称的商标,包括首次注册于1977年、注册号为1,078,312的“Apple”商标,和首次注册于2009年、注册号为3,717,431的“Applecare”商标。苹果总结道:“Appletree的商标将著名的苹果商标模糊化,可能造成商标淡化。”
图片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