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说美团和大众吗?看看是什么促成了这起医药史上的最大并购案

2015-11-27 18:03:23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请订阅本微信公众号(zhichanli)、官方微博:知产力,亦可登录www.zhichanli.com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作 者 | 板凳君

(本文系知产力获得独家首发授权的稿件,转载须征得作者本人同意,并在显要位置注明文章来源。)

年近岁末,已经热闹了一年的收购戏码再次上映:11 月 23 日,全球销售额排名第 2 位的制药公司辉瑞(Pfizer)宣布收购同属行业前列的制药公司艾尔建(Allergan)的所有流通股票。两家公司合并后,市值合计超过 3300 亿美元。这意味着,新的辉瑞将一举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制药公司,这也是迄今为止医药史上最大的并购案之一。

2015注定要以合并单上那些闪闪的名字而被记住:卡夫与亨氏、百威与 SABMiller、万豪与喜达屋,滴滴与快的、美团与大众点评……其中被国人不断津津乐道的无疑是滴滴与快的,还有前段时间的美团与大众合并。如果说国内的O2O们迫于烧钱过后的“活下去”,不得不抱团取暖的话,那么此次辉瑞收购艾尔建则是为了“活得更好”选择强强联手,以增持在相应市场领域的话语权和标准制定实力,这种组合拳的玩法或许也早已超越的资本重组的意义。

艾尔建:肉毒杆菌撑起的神话

这起最大医药收购案中的被收购方艾尔建绝对是医药行业收购中的香饽饽:

2014年11月17日,艾尔建宣布接受全球仿制药巨头阿特维斯(Actavis)660亿美元的收购要约,而这也让美国激进投资者威廉·阿克曼(William Ackman)和加拿大瓦兰特(Valeant)制药公司对艾尔建持续数月的“敌意收购”无果而终。合并之后的艾尔建成为全球十大药厂之一。

今年7月,以色列药企梯瓦制药以40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艾尔建(Allergan)旗下仿制药(非专利药)业务,并借此跻身世界前十大药企行列。

而此次一向活跃于收购交易的辉瑞也将眼光聚焦在了艾尔建身上。

究竟是什么让艾尔建如此受到热捧?

一直以来艾尔建都专注于专利和创新药品研发,拥有眼科、神经科学、医学皮肤科、医疗美容方面的药物以及器械的产品线和自研产品。自1983年至2015年,艾尔建共授予专利4409件,从属于1486个专利族(专利族亦称专利家族,指具有共同优先权的在不同国家或国际专利组织多次申请、多次公布或批准的内容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组专利文献)。艾尔建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专利申请活动非常活跃,自1983年到2015年艾尔建共提交了6413件专利申请,其中2012年是最为活跃的一年,提交了742件专利申请文件,平均每天两件专利。艾尔建在世界范围内共有2390名发明工作人员,并拥有自己完整的产品研发生产线。

如果你对上述所谓的无形资产都不感兴趣的话,那艾尔建旗下有一款产品你或许有所耳闻,就是近年来风靡世界美容界的“肉毒杆菌”。是的,这款著名的美容神器就出自艾尔建的研发线,艾尔建以制造肉毒杆菌(Botox)及其他抗皱药物闻名,在全球化妆品行业中知名度颇高,多年来一直以超过10%的年销售增长领先于同行业的众多制药公司。世界知名的肉毒杆菌产品BOTOX®(中文商标名:保妥适®)为艾尔建的专有商标,自1992年在美国首次注册并使用,BOTOX®至今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80多个国家注册和使用,也成为了美容整形界的一大品牌。

此次成功收购艾尔建,将使得辉瑞这家拥有166年悠久历史的制药巨头,利用艾尔建的产品再次扩展其全球市场,特别是眼科、医疗美容等专科市场。

辉瑞:为何一掷千金

医药界将2015年视为“并购大年”,艾尔建只是其中一例。除了上述个体原因外,医药行业的大环境也是近年来医药企业并购纷繁的直接动力。

从上世纪世纪 90 年代起,“专利悬崖”的风险一直犹如一把利剑悬于众多医药企业心上。很多跨国药企都看到了几年后即将到来的尴尬局面:他们手中那些可以为自己带来高额利润的原研药都将陆续面临着专利到期的情况,专利保护失效后,相关领域的仿制药企业将大量涌入,专利药市场将迅速被其他成分几乎相同、但价钱要便宜很多的仿制药占领,由此带来的同类药品价格下跌幅度一般在 85%-90%左右。

虽然对于众多患者来说,生命和健康的价值当然更为重要,但对于众多药企而言,为了规避专利到期的风险,并不断积蓄后续研发能力,一般会选择与更具实力的研发型制药企业合作开发,或是干脆把他们直接买下,从而延续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就以此次收购案中的另一方辉瑞为例。辉瑞不惜巨款,一掷千金在业内收购绝非首次:据统计,在过去的20 年内,辉瑞的每一位 CEO 都在任期内完成过一个改变行业格局的大型并购,包括 2000 年的华纳-兰伯特(Warner-Lambert)、 2002 年的法玛西亚(Pharmacia)、2009 年的惠氏(Wynth),和 2015 年的艾尔建,没有一项交易的投资额低于 600 亿美元。

最为业内所称道的是,2000 年,辉瑞不惜花费900 亿美元的天价收购大型制药公司华纳-兰伯特,而目的只是为了获得一款针对心血管疾病的特效药“立普妥”(Lipitor)的专利。但事实证明,辉瑞的付出是值得的,之后,依靠辉瑞强大的营销手段,这款药连续 9 年冠绝世界医药市场,2004-2010 年间,更是年年保持 100 亿美元以上的销售额,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年销售额达到 100 亿美元的药物,被人称为“制药史上的印钞机”。

收购合并后组成业内巨无霸的辉瑞和艾尔建将对整个制药行业的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恐怕从辉瑞之前的收购案例中我们也可以猜想出几分。基于艾尔建在专科上的品牌和研发基础,合并后的辉瑞将补足自己在相应领域的欠缺,在以专利为命门的医药行业,收购艾尔建后的辉瑞将在新扩张的版图里继续扮演霸主的角色。

在这个刷脸的时代,谁知道肉毒杆菌会不会成为下一种过百亿美元销售额的药品呢?

84257106319.jpg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

    2015-11-26 18: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