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 | 企业新产品研发过程中,IPR需要做什么?
原标题 | 如何将专利工作嵌入企业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
作者 | 王文宾 纳恩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高级知识产权经理
编辑 | 墨客
前 言
研发新产品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布局未来市场的重要手段。国内各类科技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采用的新产品研发管理体系不尽相同。集成产品开发(IPD)、集成能力成熟度模型(CMMI)、敏捷开发(Scrum)是当前企业产品研发管理的三个热门体系。笔者曾就职于一家做To C产品的企业,处于快速发展期,产品较复杂,研发过程需要多人配合,采用了IPD管理体系。
作为专利工程师,需要对新产品研发管理体系有足够的了解,把握各个阶段的关键节点,将专利工作嵌入到企业新产品研发的过程中。在IPD体系流程中,产品研发一般包括概念阶段、计划阶段、开发阶段、验证阶段、生产阶段、生命周期结束阶段这六个阶段,下面详细介绍各个阶段中需要开展的专利相关工作。
概念与计划阶段
在概念与计划阶段,企业将对产品的市场可行性、技术可行性、项目预算、风险等进行评估,用来决定是否推出某种新产品。评估通过后将进行正式的科研立项,确定资源需求和时间进度。
专利工程师要尽早的参与到项目中来,充分利用专利文献中公开的信息,为确定企业研发大方向提供建议。据统计,专利文献中公开的技术信息几乎涉及人类生活的全部技术领域,世界上每年发明创造成果的90%-95%能在专利文献中查到。专利工程师要充分利用这些信息,梳理分类形成专利情报,给企业决策者提供参考。比如某一项技术当前处于什么发展阶段,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什么,市场上的竞争对手都有谁,他们的研发方向都是哪些,有没有可以借鉴的技术,通过哪些改进可以实现更好的技术效果,从哪些方向切入才能避免重复研发、节省研发时间等。
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委托第三方专业的代理机构对某一技术领域进行专利分析,通过专利地图等方式,直观的展示相关领域的专利情况,给立项或者研发提供指导性的方向。
开发与验证阶段
开发阶段根据产品系统结构方案进行产品详细设计,实现系统集成,完成新产品制造工艺的开发;验证阶段进行批量试制,验证产品是否符合各项要求。验证阶段后期还要向市场和企业生产部门发布新产品。
开发与验证阶段,是开展相关专利工作最集中的阶段。这一阶段,专利工程师需要做的工作包括专利检索和分析、专利风险排查、专利的挖掘和布局等。
专利工程师可以针对市场上最主要竞争对手,通过专利检索和分析,发现研发热点与空白点,结合自身的研发实际情况以及可行性,向研发部门提供更加深入的技术与专利情报,帮助研发确定创新的方向,引领技术发展。
专利的风险排查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在研发设计方案初步定型后,需要对专利侵权的风险进行排查。由于理论上需要排查的文献量接近无限,而时间精力是有限的,对于专利风险排查建议分步骤进行,首先对主要竞争对手的专利进行排查,确保查全,然后对其他专利进行排查,尽量查全。专利风险排查的范围是已经公开的专利文献,包括已经授权的专利和尚未授权的专利申请,对于外观设计,还要对主要的非专利文献进行排查。针对风险排查的结果,可以从是否为主要竞争对手专利、专利侵权可视度、专利全面覆盖的程度或相同近似的程度,进行风险等级的划分。对于高风险的专利,可首先对专利的稳定性进行检索,如果判定专利的稳定性较低,可不用采取措施,若专利的稳定性较高,可以采取规避设计、寻求购买或许可等措施。
专利挖掘和布局是企业专利工作的重心,是体现专利工程师工作成果的重要部分。专利挖掘可以通过挖掘发明点的方式进行。一般而言,研发人员对自己的技术更加熟悉,专利工程师可以引导研发人员,对照图纸或样品实物等,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技术方案进行讲解:Why-原来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存在什么问题;What-现在我们采用的方案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好的效果;How-现在的方案具体怎么实施。将挖掘出的发明点进行筛选,形成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并不等于专利布局。很多企业,尤其是没有经过专利诉讼、无效的企业,对专利布局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体会。
笔者认为,专利布局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着眼点是自身的产品,针对产品的改进点进行专利布局,这种情况下,专利能够保护的范围和产品的范围几乎是重合的,很显然,不能形成对产品有效的保护。第二个层次是在关注自身产品的基础上,考虑了如何增加竞争对手规避的难度或技术演进的趋势。比如,针对研发人员放弃的或等效的技术方案,或者省略技术手段的变劣的技术方案同时申请专利,形成围墙式布局,或者考虑技术演进趋势对将来可能的改进点提前进行专利布局。第三个层次是在考虑自身产品的同时,关注竞争对手和产业链的情况。比如针对竞争对手的核心专利做包绕式专利布局,或者在竞争对手专利布局的薄弱点或产品的主要改进方向上,设置专利障碍,进行对抗式专利布局。在专利布局时考虑经营活动中的合作伙伴、供应商、终端客户等,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做适当的专利布局,防止关键的原材料、零部件等受制于人。
有时,公司需要委托外部机构或与外部机构合作进行研发设计,这时,需要在合同中对知识产权作出明确的约定,防止日后产生纠纷。比如需要对研发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研发成果侵犯第三方知产产权时的责任承担作出约定。
另外,需要注意,本阶段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分别是产品的投模和发布。为了产品大批量自动化生产,一般需要制作模具。由于制作磨具价格昂贵,进入产品投模阶段,意味着大量金钱的投入,产品的方案要基本定型。因此,在进入产品投模阶段前,需要完成专利的风险排查,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产品发布,意味着产品的方案将向社会公众公开,按照专利法的要求,已经公开的技术或设计不能被授予专利权,因此,在产品发布前,须完成专利申请文件的递交,获得专利申请号。
生产阶段
在生产阶段,完成开发的新产品将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本阶段是企业产品占领市场,获得收益的重要阶段。在生产阶段,专利工程师主要的工作是为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保驾护航,包括跟踪竞品的专利申请情况、维权打假、优化专利布局等。
专利工程师可以持续跟踪竞争对手产品专利的公开或公告信息,发掘对手研发上的趋势,按照产品技术点进行分类后,以专利情报的形式,及时向研发部门反馈;与市场部门配合,持续监控市场上竞品的情况,对涉嫌侵犯公司专利权的产品,通过线上投诉、发送律师函、行政查处、侵权诉讼等手段进行维权打假;针对产品在组装、测试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工艺、方法,或者产品迭代更新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技术、设计及时的申请专利。
有时,产品的全部或者部分需要委托外部公司进行生产,专利工程师应该对外部公司的知识产权状况、是否产生过知识产权的纠纷、抗风险的能力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对于委托加工合同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条款进行审查。例如知识产权担保条款、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承担条款。
生命周期结束阶段
生命周期结束阶段指产品经过一段时间后被新产品替代而退出市场的过程。由于产品的竞争力已经不强,性价比不如新产品,或者产品已经没有客户需求等原因,公司决策该产品退出市场,产品的生命周期结束。
在本阶段,由于产品退出市场,继续缴纳高额的年费维持相关专利有效可能并不划算,经公司同意后,专利工程师可以将该产品涉及的专利进行放弃、转让、许可等,以节省公司的成本,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其他产品的开发过程中。
总 结
以上就是企业新产品开发过程中各阶段需要开展的专利工作的基本要点。作为专利工程师,要尽早的介入到新产品研发过程中,对各节点可能存在的专利风险进行充分的预估,对研发过程中产生的成果进行及时、全方位的挖掘、梳理和保护,建立企业的专利壁垒,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为产品的生产、销售、更新换代保驾护航。
(图片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