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发布2018打假年报 助31省份线上线下围剿79亿元假货
随着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各种类型的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侵权纠纷逐渐增多。电商平台如何发挥自身作用,保护、防止平台商家的知识产权免受侵犯,营造更为公平、规范的竞争环境?这些问题引发各方关注。
1月10日,阿里巴巴对外发布《2018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年度报告》(下称年度报告),从多个维度介绍了过去的一年来,阿里巴巴在平台售假治理方面的成绩。阿里巴巴作为电商行业的代表,通过这一报告的内容,也可以一窥电商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发展现状。
一、网络售假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年度报告显示,在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阿里巴巴平台的消费者举报、疑似侵权链接、品牌权利人投诉量行政执法机关要求协查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量等网络假货治理各项数据指标首次呈现断崖式下降。
数据显示,96%的疑似侵权链接一上线即被封杀,因疑似侵权被平台主动删除的链接数量下降 67%。在阿里巴巴知识产权保护平台中,96%的知识产权投诉在24小时内被处理,品牌权利人投诉量下降32%。平台上被行政机关要求协查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量比去年同期下降64%。
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11笔为疑似假货,比去年同期再降26%。自 2015 年以来,消费者因怀疑买到假货而发起的退款比例在逐年下降,消费者对平台的信任度不断上升。
二、平台治理离不开技术的加持
上述数据的变化不难看出,阿里巴巴平台网络售假的现状得到有效遏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平台治理中的作用不容忽视。
据年度报告介绍,阿里巴巴持续投入、不断升级打假技术。早在 2017 年,阿里巴巴就上线了“知产快车道”项目,用技术驱动知产保护效率提升。2018 年,阿里巴巴在“知产快车道”基础上,建立平台与品牌权利人双向反馈通道、优化维权指引、推出多维数字化看板、升级账户管理系统等,不断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数字化改造与机制创新,优化维权体验,让知识产权保护服务更普惠、更高效。
2018 年,阿里巴巴在原有的商品大脑、假货甄别模型、图像识别算法、语义识别算法、商品知识库、实时拦截体系、生物实人认证、抽检模型、政企协同平台等打假“黑科技”基础上,将语义情感分析、商家全景视图、直播防控体系等新技术应用于知识产权保护,可以实现将可疑商品、可疑商家拒之门外。
为了更为精准的筛选疑似侵权链接、提升识别假货的能力,阿里巴巴平台以判定成立的消费者举报信息为种源,归纳、抽离售假特征,优化假货模型算法。
三、政企合作,各方合力建设“打假共治系统”
阿里巴巴还探索政企联动治理机制,协助执法机关打击线下制售假团伙,保障消费者和合法经营者的正当权益。由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消费者、平台等各方共同组成的“打假共治系统”,通过技术赋能、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方式,构建全球打假共同体。
过去的一年,阿里巴巴协助全国 31 个省市自治区公安机关建立了线下打假合作,累计推送超5 万元起刑点的涉假线索 1634 条,协助抓捕涉案犯罪嫌疑人 1953 名,捣毁窝点数 1542 个,涉案金额约 79 亿元。
2017 年 1 月,阿里打假联盟(简称“AACA”)成立。截至 2018 年底,阿里打假联盟成员已从创建时的 30 个品牌迅速增长至 121 个。这些品牌来自全球 16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欧洲品牌占比 33%,美洲品牌27%,中国本土占比 24%;涵盖服装和鞋类,家居及电子产品,个人护理,食品饮料,科技、电脑及智能设备、娱乐出版和玩具, 工业及汽车,医药业,珠宝及配饰,运动服饰及运动用品,烟酒类,奢侈品 12 个行业。
2018年12月,在中国首届市场监管领域社会共治高峰论坛上,阿里打假联盟被来自市场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学界、媒体等近 300 名代表评为“十大社会共治案例”之首。
不仅如此,阿里巴巴还探索依托平台的渠道,联合执法机关、品牌权利人与平台共同分享打假经验、治理信息,建立开放式、生态化的“共享共治平台”。
目前,共享共治平台拥有“打假云课堂”、“权利人讲堂”、“打假线下交流班”等多种类型的打假分享课堂,还拥有来自品牌权利人、执法机关的55名打假义务讲师。截至2018 年底,已有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9000余名基层民警,通过线上授课、线下交流等方式共享打假经验。
四、原创保护计划,扶持平台商家发展
与其他电商平台类似,阿里巴巴平台上的商家更多是一些中小型品牌、商家,这些群体的创新能力不容忽视。然而,在实际的商业运营中,针对这些群体的智力成果的“抄袭”、“照搬”的情况屡见不鲜,这对于原创商家的打击有时候是毁灭性的。
目前,阿里巴巴旗下电商平台有 10 万余家具有极高创新能力的中小品牌、商家,有着 3000 亿元的潜在市场规模。为鼓励中小企业创新创造,2018 年 8 月,阿里巴巴上线了原创保护计划。阿里巴巴运用图片算法技术及云计算等技术,从“电子存证”、“商品首发”、“原创备案”、“投诉维权”、“IP 商业化”五个角度为在平台首发的原创商品保驾护航。
通过原创保护计划,原创商家能够通过电子存证技术及算法验证快速获得原创设计存证。当出现设计纠纷时,可以通过大众评审机制对涉嫌抄袭商品做判断,并依据平台规则进行维权。未来,商家或企业还可以通过原创保护计划,原创商家能够通过电子存证技术及算法验证快速获得原创设计存证。未来,商家或企业还可以通过原创保护计划向设计者购买独具商业价值的原创设计,打造更多特色商品。
此外,针对图书行业的盗版现象,阿里巴巴推出图书版权保护计划,与出版社及民营书商深度合作、信息互通,共同进行盗版图书线上防控、盗版窝点线下打击。不仅如此,为了帮助平台商家以及用户对接维权渠道,去年年底,阿里巴巴上线知识产权服务市场,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为用户提供知产解决方案。
截至 12 月底,知产服务市场已有包括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浙江省宁波市永欣公证处等 10 余家机构入驻。
五、假货治理仍然存在难点,多方合力打击迫在眉睫
年度报告指出,平台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制售假货团体出现向微商、其他电商平台以及各大社交软件转移的趋势。不仅如此,近年来,跨境售假现象日益凸显。一些境外假货商人向劳动力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加工企业定制假货,并通过跨境贸易的方式销售至全球多个国家。一些境外制售假分子还通过 Instagram、Facebook 等社交软件为假货引流。
这些假货经国外售假团伙包装营销后,以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高价售出。在整个制售假链条中,处于产业链顶端的国外假货商人攫取了巨额利润。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境内的制假工厂被捣毁后,位于境外的组织者却很难被抓捕归案,给打假带来极大困难。
针对制售假货团体向其他平台转移以及跨境售假现象,亟需各大平台、执法主体、品牌方以及消费者共同合作,维护良好的平台经营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