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扫描”,可以让商标近似判断更客观吗?

2023-02-23 19:30:00
​如果审理法院需要知道两件商标是否看起来过于相似,或许可以陪审团进行脑部扫描?

来源 | Big Think,原作者Mo Costandi 内容有删改

原文链接 | https://bigthink.com/neuropsych/neurolaw-brain-scan-trademark-infringement/ 

编辑 | Moker

近期,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辅助商标侵权案件审理的大脑扫描测试(brain scan test),据称可以辅助陪审团判断两件商标近似。

这不是一个“伪科学”。脑神经报告辅助案件审理,在国外已有广泛应用。这涉及到一个新兴的学科领域——神经法学(Neurolaw)。

640?wx_fmt=png参考来源: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神经法学是一个将大脑与法律联系起来的跨学科领域,通过将神经科学成果纳入法律研究,促进了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的途径,以便准确地规范人类行为。据介绍,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这一新兴领域就通过研究人类神经系统的影响,试图对人类行为背后的动因作出更为精准的解释,从而修改法律规则和决策。

在知识产权领域,无论是判断两个作品是否构成实质性近似,还是商标的近似性判断,都有可能受到法官和陪审员认知偏见的影响,从而得出不同的结论。部分案件中,为了佐证两个商标存在近似,有的代理律师会采用市场调查的方式,收集相关消费者对商标近似与否的直观感受。但受制于被调查消费者的认知背景、调查问卷内容的设计,得出的结论不见得能够客观的反应问题。

那么,如何利用神经法学让一个近似判断结果看起来更加客观公正?

640?wx_fmt=png

点击本链接,阅读完整文章

640?wx_fmt=png

近期, 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From Scanner to court: A neuroscientifically informed reasonable person test of trademark infringement”的研究论文。大意为,基于神经科学生成的“合理的人”测试在商标侵权案件审理方面的应用。这篇论文的第一署名作者是Zhihao Zhang,其有商业、心理学双重背景,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工商管理学助理教授。

该论文的摘要大意如下:

许多法律决定都以一些理想化的个人群体的想法或看法为中心,这些人被称为“普通人”、“典型消费者”或“理性人”。然而,这个传统方法所得出的结果,特别是使用自我报告证据的主观性和易受偏见的影响。在这里,我们尝试利用神经数据补充自我报告证据,为相关心理表征提供信息来解决传统方法可能产生“偏见”的问题。

我们以知识产权法为例,证明可以构建视觉相似性的简约神经指数(arsimonious neural index),为商标侵权的“合理人测试”提供信息。此外,当跨多个参与者汇总时,该指数能够以敏感且可复制的方式,检测实验者在自我报告调查中引起的偏差。这些发现可能会拓宽神经科学数据在一系列环境中为法律决策提供信息的可能性。

640?wx_fmt=png

图注:通过对有问题的心理表征进行三角测量来改进法律证据的验证模型

640?wx_fmt=png

图注:由实验者引起的偏差导致的主观视觉相似性的矛盾行为报告

(A) 糖果和清洁产品类别的完整刺激集。(B) 与比较产品相比,支持被告的调查(左栏)显示 Pieces 和 OxyClear 的相似性评级(x 轴)明显低于中立(中间栏)或支持原告(右栏)的调查。后者(右)显示,与比较产品相比,涉嫌侵权产品 Pieces 和 OxyClear 的主观相似性评级高于中立或支持被告的调查。x 轴上的数字代表 1 到 7 等级的相似性评级(中性调查)或判断竞争对手产品与参考产品相似的受试者比例。

为了模拟真实的法律案件,Zhiihao Zhang和他的团队选取了两个应用截然不同的消费品作为研究示例,一个是洗涤剂品牌OxiClean,另一个是花生糖果Reese。

研究人员向870 名参与者提供了一组旨在评估是否存在商标侵权的调查,但在调查内容的编写上,使用了“模仿者”或“商标恶霸”等表述,用来支持原告或被告。

结果得出,调查中使用的语言,使参与者对商标近似的看法产生了偏见。参与者基于“支持原告”为目的设计的调查,得出二者相似结果的比例远高于参与“支持被告”为目的设计的调查。

Zhang 和他的同事还发现一种称为“重复抑制”的现象,即在重复呈现同一图像时,视觉皮层的反应会迅速降低。这是该团队基于对 26 名参与者进行的脑部扫描,分析参与者对商品之间相似程度的客观判断,进而得出的结论。这种基于大脑的相似性指数独立于调查中引入的偏见。

未来,Zhang和他的研究团队希望可以通过大脑扫描更加客观的得出人类大脑对两种产品的相似程度的真实反应。

不过,Zhang也在论文中强调,仅靠脑部扫描无法确定一种产品是否与另一种产品“过于相似”,这些数据不会自动产生法律决定。这仅是帮助包括法官、律师在内的法律从业者进行相似性测试的方法之一,实际应用中还需要结合其他证据加以判断。

(图片来源 | 网络)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一碗“常家抻面”,折射出亲戚间的利益纷争。

    2023-02-22 17: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