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专利第一案”搜狗获阶段性胜利
作者| 有得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本文1507字,阅读约需3分钟)
自2015年10月起,搜狗在北京、上海向百度发起共17件专利侵权系列诉讼以来,双方围绕手机输入法专利的侵权互诉,已经历时将近三年之久,博得了各界“吃瓜群众”的眼球。
近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对该纠纷中的6起案件做出了判决,其中3起判决裁定百度侵权行为成立,百度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专利权的行为,并立即停止发行、销售、许诺销售或通过任何方式向第三方提供使用相关专利权的“百度手机输入法”产品。
而另外3起案件,驳回了搜狗公司诉讼请求。
在搜狗获胜的3起案件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经审理认定:
专利号为“200610109732.X”名为“一种获取新词的方法、装置以及一种输入法系统”,专利号为“201010102273.9”名为“一种至少两种语言混合输入的方法和输入法”,专利号为“200810116190.8”名为“一种输入过程中删除信息的方法及装置”三项涉案专利属于搜狗的确权专利,搜狗应该享受其相应的法律权益,而百度的类似功能侵犯了搜狗的技术专利,属于明确的侵权行为,因此判决百度侵权行为成立。
在上述6起案件作出判决后不久,京法网事及知产北京微信公众号于4月10日发布了搜狗诉百度“互联网专利第一案”一审宣判一文,对搜狗与百度之间的系列纠纷做了全面系统的展示。
搜狗获阶段性胜利
就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的6起搜狗诉百度专利侵权案而言,一开局搜狗便取得了三胜三负的好成绩,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对于搜狗而言意义重大。
在这场战役中,搜狗与百度完全不是一个量级的选手,百度市值近766.03亿,搜狗市值近32.65亿,但是相差20余倍的体量,并没有让搜狗表现出一丝的怯弱。相反,其在这场战役中表现出的以小博大的决心和态度,更加让人钦佩。
截至目前,在搜狗诉百度专利侵权案件中的涉案专利中,搜狗予以支撑起诉讼利器的17件,6件专利被维持有效,5件专利被维持部分有效,6件被判全部无效。
面对其中被全部无效及部分有效的专利,搜狗避其锋芒,选择了撤诉,并且同百度展开了行政诉讼。而针对全部有效及部分有效的专利,搜狗选择同百度正面对抗,并取得了三胜三负的成绩。
勇敢应战百度反击
面对搜狗的起诉,百度作为互联网行业巨头,并不会轻易就范。2016年10月,百度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起诉搜狗十项专利侵权,以此作为反击。
同样,搜狗也选择无效百度涉案专利这一条道路,并且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截至目前,百度涉案专利共计已有5件有了无效宣告审查决定,其中,2件维持有效,1件被判部分无效,2件被判全部无效。
笑到最后的才是胜利者
就目前双方侵权诉讼的进展而言,远未达到这场战役的高潮。
从已有的一审判决来看,双方肯定均会提起上诉。在搜狗三起获胜的案件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只针对百度是否侵犯了搜狗专利权作出了审理,并判定百度构成侵权。接下来,二审法院就涉及输入法专利损害赔偿金额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所以说,目前针对搜狗和百度之间的战役而语言,才刚刚开了个局,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这场纠纷,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胜负对于双方而言固然重要,但是这场大战对于互联网行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起到的警示作用,同样重要。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对此便表示,搜狗与百度的输入法专利大战,结果胜负对涉案双方固然重要,但案件本身因涉及互联网技术专利化及司法保护问题,也非常值得关注。首先,由于互联网技术更新迭代快,考虑到服务的持续性,很多创新想法、应用或技术,迫于市场竞争的考虑,可能在专利申请方面存在不及时问题,进而导致权利不稳定。其次,就一审案件处理来看,一审法院在查明侵权事实存在与否的基础,部分案件的判决先行对侵权行为进行了认定,并对停止侵权作出了先行判决,对于侵权赔偿问题,考虑到全面查清尚有一定难度,暂时未作处理。这种处理方式较好的平衡了停止侵权的紧急性和损失认定的复杂性之间的冲突。最后,搜狗一审胜诉了部分案件,对于引导全社会关注创新、注重研发投入将产生良好的示范引导作用。
下附搜狗诉百度专利侵权案件详情
下附百度诉搜狗专利侵权案件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