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控诉吉利“抄袭”,吉利回应了
来源 | 综合上海证券报、市界等消息
编辑 | 布鲁斯
作为中国汽车生产行业两大巨头,长安汽车控诉吉利汽车“抄袭”,眼下已成为行业内一起备受关注的焦点事件。
长安:吉利“银河之光”“抄袭”长安概念车、量产车
2月28日,网络流传一封长安汽车委托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发给吉利汽车的律师函,称吉利日前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大量抄袭长安概念车、量产车,严重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要求吉利方面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长安汽车的律师函和吉利汽车的声明
律师函称,经比对发现,吉利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存在大量与长安汽车概念车、量产车型雷同之处,涉嫌抄袭长安汽车已发布车型的外观,严重侵犯了长安汽车的知识产权,要求吉利汽车立即停止侵权行为。
根据该律师函,重庆百君律师事务所作为长安汽车的常年法律顾问律师事务所,根据长安汽车的委托,就吉利涉嫌侵犯长安汽车知识产权相关事宜函告。不过,上述律师函并未明确吉利的车型涉嫌抄袭哪款长安汽车,雷同的细节也并未展开陈述。
更关键的一点是,该律师函并未说明侵犯了长安汽车的哪些知识产权,没有说明所依据的外观设计专利等知识产权权利基础的情况。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长安汽车有关人士已确认律师函属实。“律师函已经明确表面了我们的态度。”2月28日,长安汽车有关人士回应记者说。
吉利:银河之光为原创设计,不存在抄袭和侵权
然而,被指“抄袭”的吉利汽车则完全否认律师函内容的真实性。
2月28日当天,吉利汽车发布声明回应称,已关注到该律师函,该律师函内容严重失实、指责毫无根据,误导公众,对吉利品牌和商誉造成了严重损害。吉利方面强调,吉利银河之光为吉利原创设计,完全不存在抄袭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吉利汽车集团微博发布声明
吉利控股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也在其个人微博上转发上述声明并评价说:“要良性竞争,不要内卷内讧;要转型发展,不要同室乱战;要团结一致,不要分裂抹黑。”
业内人士指出,本次争论的焦点“银河之光”正是吉利银河品牌的原型车。而这款原型车发布至今仅一周多。
“吉利银河”是吉利汽车于2月23日刚刚在杭州发布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发布会上,吉利汽车宣布将推出电混和纯电两条产品线。吉利方面当时称吉利“银河之光”是基于吉利SEA浩瀚架构正向设计开发,在设计上延承了吉利独特的“涟漪美学”,有着独立且完整的设计理念体系。
吉利汽车日前发布的“银河之光”原型车
长安汽车此前发布的UNI-V车型
网络流传的对比图
吉利“银河之光”设计者曾任职长安
值得注意的是,吉利“银河之光”设计的主导者吉利汽车集团设计副总裁陈政,曾在长安汽车任职长达二十年。
早在2002年,陈政就加入长安汽车,先后任职汽车设计工程师,长安汽车创意设计师、长安汽车全球设计中心全球设计总监、长安汽车造型设计院常务副院长等多个职务,在职期间完成了长安逸动、CS35、悦翔V7、CS75、UNI系列等量产车型的设计工作。
直到去年(2022年)3月,陈政加盟吉利汽车,出任吉利汽车集团设计副总裁。
权利基础未知,双方势均力敌
虽然长安和吉利各执一词,态度都十分坚定,但是是否“抄袭”总需要一个说法。在法律界人士看来,相关案件的不确定性还是较大的。
小编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公布公告信息中进行了查询发现,以“长安汽车”为申请人关键词进行不完全统计,可以检索到已授权发明专利2100余件、实用新型6500余件、外观设计4000余件,其中,以陈政作为设计人或者设计人之一申请并获授权公告的外观设计专利共有58件,大部分为汽车整体或者汽车部件。但是,作为汽车外行人士的小编暂未发现与长安UNI系列或者吉利银河之光原型车较为相近的外观设计。
不过也有行业内人士检索认为,长安汽车名下202230167891.5号外观设计专利,在前脸和大灯等方面较为接近长安深蓝汽车外形,但也只是猜测。长安方面是否有相关外观设计专利等权利基础,是否会公布这些证据或者采取进一步行动,仍未可知。
长安汽车202230167891.5号外观设计
此外,也有法律人士提到,除了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外,侵犯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等也有可能成为长安汽车诉诸法律的理由。
当然,如果事件真的发展到法律诉讼的地步,吉利方面完全可以对长安汽车的相关专利提起无效宣告请求。毕竟,吉利汽车也拥有多年的知识产权积累和专利保护经验。在中国专利公布公告信息中,仅以“吉利汽车”为申请人关键词进行不完全统计,可以检索到近3000余件授权发明专利、11000余件实用新型、3000余件外观设计,其深厚的知识产权积累可见一斑。遇到长安,也算是势均力敌的对手了。
汽车外观设计专利侵权案原告胜诉仍不多见
在汽车行业,外观设计方面的侵权案件并不少见,不过国内类似案件起诉后鲜见胜诉案例。
早在2001年,广州本田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注册CR-V车型的外观设计专利,并于2002年获得专利权,保护期为10年。手握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本田起诉双环来宝S-RV外观侵权,但是,本田方面最终并未胜诉。
2016年,众泰汽车尚未上市的两款车型谍照曝光,被指与保时捷Macan车型高度相似,但是,此后该事件也没有后续结果。保时捷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方智勇当时回应说:“首先,我不便对此事进行评论。但是对于我来说,保时捷就是保时捷,它是无可复制的。哪怕看起来像保时捷,但它依然不是保时捷。”
但随着国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水平的提升,一些汽车外观类案件通过诉诸不正当竞争等其他案由,获得了赔偿。
路虎诉陆风案是另一起行业内备受关注的案例,虽然路虎胜诉,但是是通过以不正当竞争为案由起诉获得支持。2016年,路虎在北京朝阳法院对江铃、陆风提起不正当竞争、著作权侵权两起诉讼。2019年,路虎诉陆风不正当竞争案一审判决出炉,法院支持原告路虎,认定江铃、陆风构成不正当竞争,但在著作权侵权案中未支持路虎。2021年,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二审维持原判。
据市界报道,此前,吉利也曾起诉威马汽车“侵害商业秘密”,并向威马主张高达21亿元的赔偿。2016年以来,吉利汽车旗下多位高管离职加入威马汽车。威马汽车的创始团队沈晖、杜立刚、陆斌、侯海靖等人均来自于吉利系。吉利起诉称威马汽车EX5车型上的5个汽车零部件图纸均来自于吉利汽车,最终威马汽车败诉,赔偿吉利700万元,其中包括经济损失500万元,和为制止侵权而产生的各项花费200万元。
(图片来源 |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