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特辑 | 全国首份!长沙法院工程机械知识产权保护司法措施发布
来源 | 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在第25个“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日”来临之际,4月14日,长沙中院在长沙知识产权法庭召开长沙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新闻通气会。长沙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长沙知识产权法庭庭长李才坤出席,长沙中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吴冀湘主持。
通气会现场发布并逐一解读了《长沙法院工程机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2年1月-2024年12月)》(以下简称白皮书)、《长沙法院加强工程机械知识产权保护十二条司法措施》(以下简称十二条司法措施)、《长沙法院2024年度知识产权十二件典型案例》(以下简称2024年度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白皮书立体展示了长沙法院2022-2024年工程机械领域司法保护的基本情况、实践做法和工作成效,是长沙知识产权法庭自2018年成立以来的第二份涉工程机械白皮书,充分展现了长沙法院为加速建设世界顶级工程机械产业链集群,推进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司法力量的行动和决心。三年来,长沙法院审理的涉工程机械知识产权案件与前三年相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案件呈现类型多元化、事实查明复杂化、案件标的及调判金额高额化等显著特点。
2024年,长沙法院共受理各类知识产权案件7856件,审结7414件案件,其中民事案件7313件,刑事案件98件,行政案件3件。2024年度知识产权典型案例重点聚焦专利、商标、著作权以及商业秘密保护等多个关键领域,包括全国首例AI文生视频侵权案、最高法院首批涉市场准入行政诉讼十大典型案例等一批受到广泛关注的案件,充分彰显长沙法院有效促进创新驱动发展,切实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司法理念。
通气会上举行了技术调查官聘任仪式。根据湖南省机械工业协会推荐,李才坤向新聘任的3名技术调查官颁发聘书。近年来,长沙法院高度重视各专业领域内的专家智慧,出台《技术调查官工作规则》与《技术调查官管理办法》,积极推动技术调查官制度运用,目前长沙知识产权法庭共有22名技术调查官,为技术发明、计算机软件、集成电路设计、植物新品种等专业性极强案件的事实查明提供有力支撑。
李才坤在总结中强调,长沙法院将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做深做实、向精向新、更优更亮。努力完善案件管辖及法庭职能,推动构建“1+9”全管辖格局,探索长沙知识产权法庭诉讼服务+调、立、审、执职能全覆盖。积极推进审判精品化战略,树牢队伍精英化、审判精品化、服务精准化目标,全面提升长沙法院知识产权审判业务能力水平。有效增进多部门联动保护,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构建知识产权司法和行政执法有机衔接、协同共进的运行机制。持续擦亮“长小知 护知产”品牌,做实做细知识产权“前保护”,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的司法服务,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据悉,长沙中院此次发布的《十二条司法措施》系全国首份专门针对工程机械产业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文件,从产业发展高度“精准施策”,开创性构建“分级分类”保护体系,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第一条至第四条重点加强对工程机械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的保护;第五条至第八条着力维护工程机械市场秩序、保护企业数据资源、妥善处理技术成果权属纠纷和技术合同纠纷;第九条至第十二条则注重完善保护机制,包括加大对侵权行为惩治力度、深化协同保护、营造法治氛围和支持企业国际化发展等具体措施。
近年来,随着工程机械产业高速发展,长沙法院相关知识产权案件迅速增长。2022-2024年,审理的涉工程机械行业知识产权案件同比增长145%。
长沙法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和审理模式,多起案件获评全国典型案例的同时,仍面临一系列现实挑战——产业快速发展伴生的知识产权保护需求,案件数量和难度的持续增长,以及急需解决的企业“出海维权难”问题等。
在此背景下,《措施》应运而生,提出了四方面的创新举措。
一是首创行业专项保护机制。作为全国首个工程机械行业知识产权专项保护文件,开创性地构建了“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坚持“三合一”审判机制,核心权利保护采取“源头追溯+全链条打击”,商业秘密采用“区块链存证+司法推定”规则。推出与协会共建保护联络站、涉外维权宣讲等新型保障措施,建立定期发布工程机械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制度。
二是采用新型审判模式。建立案件快速审理通道,采取多种举措将工程机械类知识产权案件审理周期压缩。运用司法区块链技术对企业数据进行确权存证,破解行业技术秘密举证难题。
三是突出问题导向施策。针对行业痛点精准发力,依法审理针对工程机械企业的商业诋毁案件,探索精细化计算方式确定赔偿数额,积极适用司法惩戒整治不诚信行为,开展“N课一册”活动提升企业维权能力。
四是重视企业出海司法服务。依法公正审理涉外工程机械知识产权案件,建立涉外案件“禁诉令”应对机制,高效审理工程机械企业出海司法案件。
附《十二条司法措施》:
(本文不代表知产力立场,知产力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编辑 | 布鲁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