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WWDC 2015 ,除了槽点我想到的是小i、今日头条和Spotify

2015-06-09 18:42:13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请订阅本微信公众号(zhichanli)、官方微博:知产力,亦可登录www.zhichanli.com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北京时间今日(6月9日)凌晨1点,第26届苹果开发者大会(WWDC 2015)在美国旧金山芳草地艺术中心如期举行。按照惯例,WWDC 2015并没有新的iphone或ipad等硬件新品亮相,但在苹果品牌的盛名加持之下,诸多系统和应用上的迭代和改进,依然令新一次的苹果开发者大会一扫各大科技媒体头条。

虽无新硬件,但仍有“噱头”,一如“OS X El Capitan”“OS 9”“Watch OS 2”“Apple Music”这些新名词的流出。如果是你是一位具有正常理性的“果粉”,通观整场发布会后,这些新名称一般来说对应不上多少惊喜,或许还会觉得“槽点十足”。而将知识产权视角代入其中后,那些被外界认为是不痛不痒的小升级和被坐实的传闻,或许还能被联想到更多……

更智能的Siri,你还记得小i吗?

这次发布的iOS 9中,有一项重点描述的内容就是更加智能化的苹果Siri:会在你插入耳机的时候主动播放音乐,不用打开APP也能自动将邀请添加到日程,拥有更强大的搜索功能……而对于另一个半球的中国受众,如此强大又智能的Siri最近的红火却是因为一场苹果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之间的行政诉讼,这场诉讼直接涉及的是上海智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权下的“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专利,也就是差点打败苹果的小i机器人。

Siri是苹果公司研发的语音控制系统,2011年,Siri技术首次被使用在iPhone 4S上,也就是通过Siri系统,用户才可以让自己的iPhone提供读短信、介绍餐厅、询问天气等对话式应答服务。

可不幸的是恰巧有一家叫做智臻网络科技的上海公司,恰巧也有一款功能相当之近似的“小i机器人”系统,更不幸的是,智臻公司在2004年就为自己的小i机器人申请了技术专利,也就是上文提及的“一种聊天机器人系统”专利。于是,一向以专利屠夫形象在世界各地出现的苹果,很不幸的成为了专利侵权的被告。

本来刚开始,法律的天平一直是倾向于小i的,什么专利侵权啊,专利无效啊,通通都是小i一度占据着上风,事情的转折出现在今年的4月21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作出的那份终审判决认为,小i专利存在种种明显实质性缺陷,应当宣告无效。(为什么呢?请大家回顾此前知产力上多篇大神们的详细分析)

虽然对于小i的败北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但无论如何,小i专利的无效,也就意味着Siri化解了专利侵权的风险,可以继续存在。

在这个从来都是胜者王,败者寇的年代,笔者本不应不合时宜的在iOS 9发布的春风得意之时重提小i,但作为唯一曾经给苹果的核心技术带来威胁的国内专利,小i是否曾是苹果心口上的一根刺,笔者不得而知,但至少也提醒着更加智能化的Siri们,在技术精进的过程中,千万不要忘记小i们的蚍蜉撼树之勇。

新增News应用,下一个“今日头条”?

除了系统,苹果最擅长的就是应用了。只是这次,苹果竟然将目光投向了“新闻”,唉,让我们这些做新媒体的怎么活呀?

这款叫做News的新应用拥有强大的新闻内容聚合功能,可以从全世界的新闻出版商中收集内容,用户则可以对文章等显示方式进行自定义。News可以根据用户的阅读频率和方向,更精准的了解你感兴趣的内容并进行推荐。目前News应用仅支持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个英语国家。

这样的新闻聚合功能让国内的小伙伴们很容易就联想到“今日头条”,同样的“聚合”,同样的“新闻搬运工”,当然,美国人根深蒂固的权属思维让苹果News有着绝对不同于“今日头条”的基因。

与对传统内容制造者进行赶尽杀绝的今日头条不同,虽然也是主打“聚合”牌,但从一开始,News就深深的明白,内容从来都不应该是白用的,一方面,苹果实行了“粮草先行”的战略,与包括纽约时报、ESPN、CNN、the Verge、BuzzFeed以及GQ这样的时尚杂志在内的内容提供商达成授权合作,另一方面,传统媒体也可以通过内容提供,在苹果的News应用中获得广告收益,从而实现共赢。

相比而言,今日头条就被动得多了,在陷入内容权属方围攻的诉讼和口水仗后,方才以授权和解狼狈收场。没想到,现在最大的挑战是来自于同行竞争的应用开发商,如果News应用来到中国,苹果的强势品牌和渠道效力,显然可以笼络更多的优质内容,同时,在权利上的瑕疵,也是今日头条不得不惧惮苹果News理由。

还好,今日头条们的担忧现在还为时过早,因为News应用目前仅支持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三个英语国家。但即便威胁还远,技术创新者对优质内容的付费和竞争,已经随着更多参与者的进入成为可以预见的趋势。

发布Apple Music,如何面对音乐流媒体之殇?

这次的One more thing环节,库克留给了Apple MUSIC。

Apple MUSIC整合了流媒体服务和原先内置的本地音乐应用、iTunes Radio 。秉承苹果的使用付费模式,Apple MUSIC 的流媒体服务不支持免费模式,包月收费的价格为 9.99 美元。

其实,苹果很早就在为Apple MUSIC的推出做准备,早在2014 年 5 月,苹果就以 30 亿美元的价格正式收购了 Beats Music 以及 Beats Electronics,并把 Beats 整合进 iTunes 中,以对抗 Spotify 等流媒体音乐平台。

这次发布的Apple MUSIC中还设置了一个全球网络音乐电台,支持24小时全球音乐播放,其牵头制作人正是英国知名 DJ Zane Lowe ,Zane曾在 BBC 广播工作长达 12 年,因倡导新音乐而知名。

虽然有着强势的资源储备,但版权的分成管理模式一直是音乐流媒体的痛处。

此前,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在发布新专辑《1989》的同周宣布,从Spotify平台撤除其个人的所有音乐作品,这一举动对Spotify音乐流媒体服务造成了巨大冲击,随后引发双方口水仗。  

在这场冲突中,泰勒表示:“所有人都在抱怨音乐销售量不断缩水,但是却没有人改变他们做事的方法。他们还是大量依赖流媒体,而在我看来,这正是导致收费唱片销售数量缩水的主要原因。”

而Spotify对此却给出了自己的解释。Spotify表示,创建这样一个音乐流媒体平台,正是为了打击盗版和保护版权。Spotify自建立以来已经支付了超过20亿美元的版税给出版商、作曲家和词作家,并通过该平台给艺术家以机会宣传自己的音乐作品。

从上述双方的陈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Spotify等音乐流媒体平台或许已经向音乐作品的版权集中管理方支付了大量的版权使用费,并认为通过在平台上的点击播放,可以为音乐作品的传播提供良好的宣传渠道,以此促进音乐作品在线下的传播和销售。但另一方面,Spotify采取的是和唱片公司以及版权代理机构进行版权交易,Spotify声称支付的巨额版权使用费通过版权管理方的层层盘剥,真正落到词曲作者及演唱者手上的却少的可怜,由此引发音乐创作者群体的不满。

那么Apple MUSIC呢?是不是有让唱作者们留下的足够理由,我们还将拭目以待。


Czvmf1mAIdRmF91GuXkkI3RvUrbnibBQFqPu5ZHibP7DbJvSPE5lkcmZAQ1d0WppbUHpXO0BY4EUMD0q0qSiaNJ9A.jpg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

    2015-06-08 17: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