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信的知识产权之路
采编| 高山
(本文系编辑根据相关素材采写,不代表知产力立场。转载请在显要位置注明文章来源。)
(本文1803字,阅读约需4分钟)
刘信,慧聪律师事务所律师,曾任蒙牛集团总法律顾问,企业知识产权行业维权专家。面对每一起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刘信都抱以沉稳的情绪和坚定的信念。工作中的他,洞察力过人,极具开阔思维,眼光长远。在刘信多年的知产维权路上,他徐徐前行,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坦途。
1988年,刘信考入内蒙古大学,成为一名法学专业学生。在“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校训熏陶下,他努力学习,掌握了深厚的专业知识。毕业后,他旋即被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聘用,而后担任法律顾问的要职。
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地区最大的综合性能源企业之一,也是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之一。在这里,刘信历经了6年的历练,拓展了知识产权维护、兼并收购、内部管理风险防范等领域的实践能力。6年的时间,刘信的进步可谓快速,他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位沉着机敏、专业水平高超的业内专家,获得了业界同仁的认可。
其后4年,刘信加入准煤公司多种经营总公司,担任法律顾问兼企管部监理。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个人能力的积淀,刘信在知识产权界的声望日隆。这时的他,在探索未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的同时,也渴望迎接更艰巨的挑战。2002年10月,中国领先的乳制品供应商、全球乳业10强企业蒙牛集团看中了刘信的能力和成绩,将其聘为首席法律顾问、法律事务中心主任。自此,刘信的职业生涯迎来了高光时期。
众所周知,蒙牛集团是国际乳制品行业的龙头企业,已经形成了液态奶、冰淇淋、奶粉奶酪等产品矩阵系列,拥有特仑苏、纯甄、优益C、冠益乳、酸酸乳等明星产品,每年的业绩在同行中遥遥领先。由于其知识产权众多,蒙牛集团更斥12亿巨资打造高科技乳品研究院暨高智能化生产基地,因而被大众誉为“乳业硅谷”。在蒙牛集团的14年,刘信不辞辛苦、风雨兼程,为这座“乳业硅谷”保驾护航。
回首在蒙牛集团的岁月可谓充满奋斗的汗水和闪光的痕迹。
到任之初,刘信率先领导蒙牛的法务团队组建了蒙牛集团法律顾问机构,即法律事务中心,并建立相关的合同管理制度、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授权体系管理制度、打假维权管理制度、诉讼管理制度等制度矩阵,为蒙牛集团法律顾问体系的完善和高效运转贡献了巨大力量。而由刘信一手建立的法务体系被蒙牛集团一直延用至今,为确保蒙牛集团在香港上市、实现亿万销售额的突破式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其后,刘信还完成了多起关于乳制品同行侵权蒙牛集团知识产权的相关诉讼并取得巨大胜利,得到了广大法律专家学者及媒体的广泛关注。如蒙牛酒业侵权纠纷、“酸酸乳”商标之争、“特仑苏”打假、香港18家公司傍名牌“蒙牛公司”等一系列知识产权维权诉讼,都离不开刘信沉着的组织和领导。可以说,在刘信的带领下,蒙牛集团的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及维权能力达到国际产业的领先水平。
2005年,有人举报呼市新城区五棵松超市正在销售由河南安阳白雪公主乳业公司生产的“酸酸乳”乳酸菌饮料。该产品不仅使用了与蒙牛“酸酸乳”一样的品牌名称,就连其包装、装潢也与蒙牛“酸酸乳”乳饮料特有的包装、装潢极为近似,极易导致消费者混淆和误认。除此之外,其他四个中国乳业企业也在同时期直接或间接参与了争夺“酸酸乳”商标的诉讼。危急关头方显能人本色,刘信通过大量的材料收集和举证工作,令案件的审理逐渐朝着利于蒙牛的方向发展。最终,法院判决“酸酸乳”商标为蒙牛集团创立并享有。刘信为蒙牛捍卫了商标权益,进而保证了蒙牛70多亿产品的商标使用的合法性。同时,法院还判定其为中国驰名商标,令“酸酸乳”品牌成为中国第一起司法认定的非注册驰名商标。
2011年6月,刘信升任蒙牛集团总法律顾问,同年9月,他被国务院授予“2006—2010中央企业法制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称号。刘信以其严谨踏实的专业态度、高效精确的行动准则,一次又一次地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行业的进步做出贡献,并助力蒙牛集团的发展壮大。迄今为止,刘信经手的蒙牛知识产权经典维权案例,依旧是业界的维权典范。
2019年3月,蒙牛在香港发布了2018年度业绩公告。公告显示,蒙牛全年收入近700亿元,同比增长14.7%;净利润30.43亿元,实现48.6%的高增长。其中,2018年蒙牛实现海外市场销售额双位数增长,同比提升25%。辉煌成绩的背后,展现的是蒙牛庞大的知识产权网络,而在从“中国牛”向“世界牛”进发的快车道上,刘信无疑为蒙牛集团立下“汗马功劳”。
雄关漫道真如铁,刘信的眼里是知识产权领域的星空无限。而面对未来,他无所畏惧,将一如既往地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