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IPR工作日志——新产品研发中的专利工作

2022-03-22 17:25:00
理论上,新产品研发是通过IPD流程进行的,包括产品立项阶段、产品概念阶段、产品方案计划阶段、产品开发阶段和产品准上市阶段。但实际上,在IPD流程运行过程中,专利工作往往会根据项目经理的需求、核心专利的发现而变化,与IPD流程的贴合并没有理论上那么紧密,做的事情也更为灵活和多变。

作者 | 陈亮 楚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专利工程师

编辑 | 丁格

企业IPR的工作,在大多数时候,是针对一些本公司的成熟设备的改进,进行专利查新检索和专利布局,有时也会全程参与到新产品的研发工作。尽管新产品研发中的专利工作还是围绕着专利检索和专利布局进行,但收获和感受却并不相同。

一、专利工作过程

(一)理论上,新产品研发是通过IPD流程进行的,包括产品立项阶段、产品概念阶段、产品方案计划阶段、产品开发阶段和产品准上市阶段。

在产品立项阶段,知识产权代表提供专利数据包,由项目经理接收数据包,此时专利信息的作用在于使研发人员了解该产品目前的专利布局情况,举例来说,例如项目经理想要去北京,此时是帮助项目经理查找去北京的方式,例如飞机、火车、高铁等方式都会在数据包的范围内,是提供多种方式,以供选择。

在产品概念阶段,知识产权代表提供专利分析报告,由项目经理接收专利分析报告,此时报告的作用在于使研发人员了解到该产品在专利上,一般是对产品的哪些技术点进行的专利布局,有哪些技术问题是更为突出的,哪些改进是大家都在做的,举例来说,此时已经确定了去北京的方式是坐高铁,分析报告是分析具体坐高铁的方法,例如何时取票、在哪上车等都会在分析报告中体现。

在产品方案计划阶段和产品开发阶段,知识产权代表根据项目经理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专利申请可行性分析、专利侵权风险分析,判断技术方案是否符合专利申请条件、是否具有专利侵权风险,符合专利申请条件的进行专利申请布局,对于具有专利侵权风险的,知识产权代表进行无效证据搜集,并提供专利无效分析报告,当无法搜集到无效证据,将要求项目经理提供技术规避方案,针对该技术规避方案,再进行专利申请可行性分析和专利侵权风险分析,直至完成新产品的全部专利布局和确认无专利侵权风险,进入准上市阶段。

(二)实际上,在IPD流程运行过程中,专利工作往往会根据项目经理的需求、核心专利的发现而变化,与IPD流程的贴合并没有理论上那么紧密,做的事情也更为灵活和多变。

在A产品立项阶段,项目经理就已经确定了产品的方向,即立项之初就已经有了产品概念,即最大程度的参考国外某公司的高端设备。根据项目经理需求,检索了国内外竞争对手企业与A产品相关的专利,对检索到的相关专利进行分析,发现国内的竞争对手企业基本都是仿制国外该公司的高端设备。

通过分析某国内企业网站上推出的新产品的设备运行的宣传视频,发现该产品与该国外公司进入中国的PCT专利高度相似。当然,该国内企业对于其推出的产品也进行了专利申请,且已经进入了实质审查阶段。通过查看审查员的一审通知书,发现审查员未引用该PCT专利。作为竞争对手企业的IPR,通过援引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八条“自发明专利申请公布之日起至公告授予专利权之日止,任何人均可以对不符合专利法规定的专利申请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并说明理由。”,将该PCT专利提供给了审查员。至于如何联系到审查员?一审通知书上就有电话,打过去就行。

在检索过程中,还发现了国外某公司的最新专利申请,将该专利提供给研发人员,也启发到研发人员进行技术改进以规避专利风险。

二、收获和疑惑

对于研发人员而言,研发过程是持续而不可分割的,当确定好产品概念,评审通过后就进入了产品方案计划阶段、产品开发阶段。但新技术的发现是具有偶然性、时限性的,只有专利公开且被检索到,才谈得上技术发现。因此在A产品的开发过程中,本公司研发人员已经基本完成了制图,甚至给出了五六套研发方案,但是一旦参考该国外的最新技术方案,之前的研发成果就将基本被推翻。在这种情况下,是选择技术上弯道超车,直接按照最新的技术研发产品?还是把握市场先将已近完成的产品推入市场?

无论哪种产品,均是与国外某公司的两个核心专利高度相似,尽管将两个专利技术融合后,可以规避掉两个专利的侵权风险,也能够实现一开始想要的效果,但这种融合后产生的技术方案与最新的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完全背道而驰,无法实现最新的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那这种技术融合还是有意义的吗?还能算技术上的弯道超车吗?

虽有疑惑,但在新产品开发过程中,融入专利工作,无疑会发现很多障碍,但同样也会帮助寻找解决障碍的方法。企业IPR不生产技术,只做技术的搬运工。正如专利法第一条所言:为了保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鼓励发明创造,推动发明创造的应用,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制定本法。而我,将会这条道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图片来源 | 网络)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本文择其重要条款进行解读,不当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2022-03-21 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