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全文及解读 | 《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指引》发布
相关链接
来源 |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数据已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知识产权作为数据价值的核心体现,其规范化、合法化流通交易对于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引导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行为,维护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数据知识产权的合规流通和有效利用,依据国家知识产权和数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规定,结合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企业实际情况,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编制了《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交易指引》(以下简称《指引》)。
《指引》共八章二十三条,涉及总则、交易标的、交易主体、交易方式、交易合同、交易安全、交易管理与争议解决、附则八个部分,立体化覆盖了数据知识产权交易的各流程、各环节。
当前数据知识产权交易领域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交易行为不规范、交易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制约了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指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下一步,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将加大宣传力度,多措并举做好对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行为的引导,维护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数据知识产权的合规流通和有效利用。
附件:
1.《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交易指引》
2.《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交易指引》解读
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交易指引
《指引》解读
目前,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发布了《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交易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现将《指引》解读如下:
一、发布《指引》的主要背景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数据已成为新型的生产要素和重要的战略资源。数据知识产权作为数据价值的核心体现,其规范化、合法化流通交易对于加速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数据知识产权交易领域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交易行为不规范、交易安全难以保障等问题,制约了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发布《指引》旨在引导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行为,维护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数据知识产权的合规流通和有效利用。
二、编制《指引》的依据
《指引》的编制主要依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北京市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北京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登记管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规定。
三、《指引》的内容
《指引》分为八章,共二十三条,主要内容包括:
1.总则:明确了指引的目的依据、适用范围、交易定义和基本原则,为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提供了总体指导和原则要求。
2.交易标的:界定交易标的为数据知识产权,提出合规要求和交易价格确定原则,确保交易标的的合法性和交易价格的合理性。
3.交易主体:规定交易主体的资格、权利和义务,明确数据知识产权的出让方和受让方的角色定位和责任划分。
4.交易方式:介绍了数据知识产权交易的方式,包括通过数据交易机构交易和直接交易两种模式,为交易各方提供灵活的交易选择。
5.交易合同:规范了交易合同的要素、履行和备案要求,确保交易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6.交易安全:强调交易场所的审核责任、安全保障措施和风险控制要求,保障数据知识产权交易的安全。
7.交易管理与争议解决:明确交易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责、违规行为的法律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为数据知识产权交易提供监管和法律保障。
8.附则:明确指引的解释权、生效和修订规定以及其他相关事宜,确保指引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四、《指引》的使用
《指引》的编制是北京市在数据知识产权交易领域的重要探索和创新,旨在引导北京市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行为,维护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各方的合法权益,促进数据知识产权的合规流通和有效利用,既非具有约束力、应当执行的规章制度,也不构成具体的规范性文件,本指引未明确的事项,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等执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下载《指引》及其解读PDF文件
(本内容不代表知产力立场,知产力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编辑 | 布鲁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