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对非正常专利申请代理行为开出全国首个顶格“罚单”
来源 | 江苏交通广播网、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近日,信用中国、企查查等信源显示,江苏东台某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因代理非正常专利申请数量巨大、严重扰乱专利工作秩序,被江苏省知识产权局依法予以警告、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相关信息显示,该所代理的非正常专利申请数量大、分布广,涉及全国32个省份,严重扰乱了专利工作秩序,且该所在开展专利代理业务过程中,默许、指派专利代理师在未经其本人撰写或者审核的专利申请等法律文件上签名,上述行为构成《专利代理管理办法》第五十一条第二项“从事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严重扰乱专利工作秩序”的情形,属于《专利代理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第五项规定的“疏于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或者逾期未改正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责令停止承接新的专利代理业务6个月至12个月,直至吊销专利代理机构执业许可证。据此,本次处罚可能并非最终结果,该代理机构或将面临国家知识产权局的进一步处理。
据了解,这是首个省级专利管理部门对非正常专利申请代理行为做出的顶格处罚,也是全国首个省级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对该行为作出顶格处罚的案件。江苏省知识产权局相关人士表示,顶格处罚只是对该代理机构的第一步措施,顶格处罚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也只是江苏专项整治工作的第一个案例。
下一步,针对此类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多发于部分职业技术院校、医疗机构和低科技含量企业的现状,省知识产权局将联合市场监管、科技等部门依法严厉打击、严格处罚,彰显依法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的鲜明导向。
近年来,随着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不以保护创新为目的的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大量涌现,且变化多样。为严厉打击非正常申请专利行为,从源头上促进专利质量提升,国家知识产权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1年,制定并发布《关于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办法》;2023年,发布《规范申请专利行为的规定》;2023年,第三次修订的《专利法实施细则》新增条款,严厉打击采取弄虚作假方式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提出各类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
在国家局的统一部署下,江苏系统整治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通过加大对代理机构的惩戒力度、开展专利申请质量前端排查试点、加强预审环节专利申请质量把控等举措,实现了非正常专利申请数量逐年下降,高质量专利申请逐年上升。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知产力立场)
封面来源 | 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