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为王,不问出身!影视IP或进入百花齐放时代
知产力(微信ID:zhichanli)
知产力是一家致力于“为创新聚合知识产权解决方案”的原创型新媒体平台。关注科技领域创新及相关知识产权问题,请订阅本微信公众号(zhichanli)、官方微博:知产力,亦可登录www.zhichanli.com查阅更多精彩内容。
作 者 | IvesDuran
(本文版权为知产力所有,转载请在显著位置注明来源)
都市言情剧《欢乐颂》自从播出后,收视率持续走高,占据各大卫视晚间档电视剧收视率第一的宝座,其中向观众传递的在婚恋、职场等多个方面,当代女性具有的独立、坚强的价值观,为众多观众所认同。据了解,《欢乐颂》第二季将于今年9月开拍。作为该剧制片人,东阳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鸿亮在决定接拍《欢乐颂》时就已经决定了《欢乐颂》要连做三季,并且演员也已经连签了三季。
《欢乐颂》走红背后的“阿耐现象”
《欢乐颂》为什么这么火?在内容为王的时代,以优质原创小说、电影为蓝本改编而来的热播电视剧不胜枚举,《欢乐颂》自然也不例外。资料显示,《欢乐颂》电视剧由作家阿耐的同名网络小说改编。2010年,《欢乐颂》小说首先在网络文学平台“晋江图书城”和阿耐自己的博客上连载。2012年,由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欢乐颂》首版图书问世。与郭敬明、天下霸唱等热门小说作家不同,阿耐的作风显得十分低调,至今不愿接受媒体采访。据称,阿耐已与出版商签订了20年的保密协议, 除了出版商,没有人知道其真实身份,沟通图书的出版也是通过网络。网络上公开的资料显示,阿耐现为某著名民企高管,并非职业的网络作家,以创作商战小说见长。凭借着丰富的社会阅历,其创作的作品总能让读者产生“带入感”与共鸣,这使得阿耐作为一名“草根”作家收获了一批粉丝。日益壮大的读者群体以及“接地气”的写实创作风格,让阿耐创作的作品很快获得了影视资本市场的兴趣。早在2013年,阿耐创作的反映职场女性家庭的小说《回家》改名为《都挺好》再版,同名电视剧也于2015年上映。阿耐的另一部代表作《大江东去》的影视化已经启动,同样由东阳正午阳光公司出品。
值得一提的是,从业余作家笔下诞生的热门IP作品,阿耐创作的《欢乐颂》并非个例。细数近年来受到读者追捧的网络文学小说,创作《明朝那些事儿》系列历史题材小说的“当年明月”,乃是一名公务员,同名有声小说已在各大平台推出;创作出中国科幻小说代表作品《三体》的刘慈欣本职是工程师,由该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科幻电影即将于2017年上映;去年热播的古装传奇剧《琅琊榜》同样改编自同名网络文学小说,原著小说作者海晏是房地产公司职员。
《欢乐颂》《琅琊榜》等热门影视作品的成功,预示着由业余作家创作的作品在影视化道路上的可行性,毕竟拥有受众基础的作品都是成功的IP,受到豆瓣、天涯等众多平台好评的作品,其改编衍生剧的关注度也不会太差,这也降低了发行和制作方的风险。资深媒体人士何亮就这一现象表示,这些业余作家在面对与自身职业、爱好相关的主题时,往往能够凭借多年的积累,在作品中填充更丰富与真实的细节,创造出令人叫绝的作品,在其作品领域产生持续性的、甚至是领先性的影响。电视剧《欢乐颂》的编剧侯鸿亮认为,做戏的时候并不以IP的大小来衡量,并非所有的网络人气小说都可以成功改编为影视剧,一个IP是否有价值,还是要回归创作本体——小说的人物和故事能否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