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配置新政下光伏企业如何突出重围?且看国外巨头“内功心得”

2019-06-30 18:33:01
。国外同业者的成功经验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新思路,光伏企业在发展时,需要着眼于全行业,大力投入研发、科学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与布局,才能走得更长久。

作者 | Bruce


(本文系编辑根据相关素材采写,不代表知产力立场。转载请在显要位置注明文章来源。)


(本文2248字,阅读约需4分钟)


2019年5月30日,国家能源局正式下发了《2019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及《2019年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通知》及《方案》的总体思路是,对于需要国家补贴的新建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由市场机制确定项目和实行补贴竞价。这意味着国家正在越来越倚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光伏市场知识产权硝烟不断


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在从传统的依赖煤炭等化石能源为主,向增加对太阳能等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转变,向低碳化、多元化发展。国家能源局副局长綦成元6月13日在2019清洁能源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近年来,中国能源坚持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发展方向,大力发展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据介绍,2018年,中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22.1%,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4.3%;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与水电、风电一同稳居世界首位。


国家光伏发展政策已经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能交给市场的就交给市场。可以预见,今后我国光伏产业的竞争将会愈发激烈。国家政策的持续引导,加之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对国内光伏企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在新的政策导向下,国内企业想要脱颖而出,必须从内提升企业实力,从外提高产品品质。在企业建设上,国内企业需要与国际接轨,大力投入研发,积极进行知识产权储备与布局。


国外光伏市场竞争更是惨烈,以知识产权为名的纷争硝烟不断。今年春天就发生了这样一系列案件:韩国光伏企业韩华新能源(Hanwha Q Cells)3月4日在美国特拉华联邦地区法院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分别提起专利侵权诉讼,矛头直指中国能源公司隆基股份(Longi)和晶科能源(Jinko)。


韩华在提交法院的两份诉状中分别声称,隆基和晶科在中国生产并进口至美国境内的太阳能电池商品,侵犯了韩华名下有关太阳能电池生产的专利US 9,893,215。该专利于2018年2月获得美国专利商标局(USPTO)授权,涵盖一种比其他模型具有一定效率优势的太阳能电池结构。与此同时,韩华也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和澳大利亚联邦法院提起专利侵权诉讼。


作为光伏领域最新发生的知产摩擦,这一系列案件很快引起了国内外相关领域诸多关注。对此,晶科能源于3月6日晚声明称已初步分析了韩华所提及专利,认为这些诉讼缺乏技术或法律依据,因此反对韩华的指控。晶科能源表示,正在考虑所有可用的法律途径,包括请求韩华涉嫌专利无效,该事件不会对其正常运营造成任何干扰。


隆基于3月7日发布声明称,韩华涉案专利是通过多次转让和与其他研究机构交易获得,在欧洲还有针对该专利发起的无效宣告请求,且该专利使用的ALD技术与其产品使用的PECVD技术不同。根据USPTO信息,该专利是从德国公司Solarworld Industries处转让至韩华的。而韩华在诉状中称自己是涉案专利的唯一受让人。


据了解,韩华还以侵犯同一件专利为由起诉了挪威REC公司,REC表示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严格保护自己、客户及合作伙伴。


4月4日,USITC发布消息称,已经投票决定对涉案光伏电池及含有该光伏电池的产品进行调查。上述的隆基、晶科、REC等几家企业均在被调查者名单之内。


以色列光伏巨头“内功心得”值得借鉴


这一系列案件还只是光伏产业激烈竞争的冰山一角。目前,国外光伏市场正面临着行业洗牌。就2018年而言,光伏巨头SMA Solar调低了其2018年的营收和利润预期,反观光伏产业内的另一巨头SolarEdge Technologies, Inc.(“SolarEdge”)逆流而上,其2018年的第三季度的营收首次超过了SMA Solar。而近期,因欧洲与美国的强劲需求,SolarEdge在2019年第一季度又创造了2.719亿美元的新收入记录。


内有激烈市场竞争,外有国际巨头挑战,如何在压力山大的光伏行业突出重围,成为众多光伏企业为之夙兴夜寐殚精竭虑的生存考题。而国外企业在竞争中获取成功的“内功心得”或许可供国内光伏厂商学习。


后来居上的SolarEdge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家成立于2006年的以色列公司是一家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的智能逆变器解决方案提供商。打开SolarEdge的官网介绍,可以发现其公司理念是改变太阳能收集和管理的方式。事实上,SolarEdge发明的智能逆变器解决方案已经改变了太阳能收集和管理的方式。据透露,截至2019年第一季度,SolarEdge共出货三千七百多万台功率优化器,一百五十多万台逆变器,并在26个国家设有据点,并监控全球超过一百万台系统。 


SolarEdge的成功与其完善的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策略密不可分。从SolarEdge公开披露的文件可知,其每年在研发上均有巨额投入,占其总营收的1/10,且逐年上涨。在2018年,其研发投入较2017年增长了近50%,达到八千二百多万美金。


虽然是一家以色列公司,SolarEdge积极进行海外专利特别是美国专利的储备与布局。截止至2018年12月31日,SolarEdge的研发团队帮助公司获得了102项美国专利,45项非美国专利,85项美国待审查专利申请和114项其他国家的待审查专利申请。另外,SolarEdge的大部分专利与替代能源发电系统的直流电优化和直流电到交流电转换技术、电力系统监控和控制、管理系统等领域相关,几乎覆盖了其产品涉及技术领域的全部环节。针对不能获得专利保护的专有技术,SolarEdge也构建了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


国内光伏企业同样也面临着要走出去、参与国际化竞争的挑战。要想在国际化竞争中取得胜利,必须积极进行海外专利的布局。同时,大力投入研发、进行知产布局还有助于提升企业形象,为企业在国际竞争中提升竞争力。


近年,美国、印度、欧盟都针对中国的光伏产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其中欧盟委员会于2013年12月起对进口自中国的太阳能板征收最高64.9%的反倾销税和最高11.5%的反补贴税,为期两年,并于2015年底延长一次。2017年3月,欧盟委员会将双反措施延长18个月。到2018年9月,欧盟委员会不再延长对华太阳能板的双反措施。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以产品质量为基础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需求已经刻不容缓。我们虽然看到国内企业在自身发展时已经越来越注重自身知识产权保护,但“野蛮生长”仍不在少数。国外同业者的成功经验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新思路,光伏企业在发展时,需要着眼于全行业,大力投入研发、科学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与布局,才能走得更长久。



+1
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参与评论
评论千万条,友善第一条
后参与讨论
评论区

    下一篇

    2017年,因认为深圳市微信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微信食品公司)、小小树(深圳)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小小树公司)、中绿农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在商业经营中使用“微信”二字,涉嫌商标侵权。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及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统称腾讯公司)将上述被告诉至法院,并索赔5000万元。在一审法院判定微信食品公司等被告构成商标侵权,并需赔偿腾讯公司1000余万元经济损失后,该案于近日在北京市

    2019-06-27 22:38:18